首页 > 财经频道 > 基金动态  
幼儿园焦虑症调查:有妈妈给娃报5个班 二孩妈妈相对淡定
2018-08-20 09:19:48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Admin  分享:

距离新学期开学,只剩下不到两周。现在开始犯焦虑症的,不仅仅是作业没做完的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还有幼儿园小班的老师们。
 
据说,每个带过小班的幼儿园老师,都对开学第一天教室里哭声一片的惨烈场面,记忆犹新。更让老师们犯愁的是,不光要安抚孩子,还要肩负起宽慰爸妈的重任——
 
“每次新学年开学,都有不少新生家长放心不下。有的家长看孩子在教室里哭,自己也心疼得在外面抹眼泪;有的家长还会等在幼儿园门外,透过的围栏缝隙偷偷往里看。”杭州东城第二幼儿园老师刘小红说,为了尽可能缓解新生家长的焦虑情绪,每次家访她都会准备很久。
 
上周,钱报记者跟着刘小红等幼儿园的老师,来到新生家里家访,听到了不少值得深思的故事。
 
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给娃报了不少和早教相关的培训班。在这方面,作为过来人的二胎妈妈则显得要淡定得多。
 
有个妈妈给娃报了5个班
 
周一到周五全排满
 
据2018年《中国早教蓝皮书》显示,2017年我国早教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其中家庭对早教支出500元、1000元/月占比是最高的。
 
“周围的孩子都报了好多班,自己宝宝要是不报肯定就要落后了。”家访中,闹闹妈妈向幼儿园老师透露了自己报班的初衷。
 
闹闹从小比较内向,看到陌生人会特别腼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怕生”。听身边的妈妈们介绍,早教课对怕生的孩子比较有帮助,所以闹闹两周岁时,妈妈就给他报了早教班。但是闹闹在课上总是哭,表现得非常抗拒,妈妈只好放弃了早教课,把目标转向了其他培训班。
 
“给闹闹上培训班,也是为了让他多接触同龄孩子,顺便培养兴趣。”闹闹妈妈说。现在闹闹已尝试过英语、乐高、美术、街舞等课程。
 
“上过这些课程之后,我们发现闹闹对乐高积木最感兴趣,就坚持给他上乐高课。”闹闹妈妈说,“现在闹闹每周上两节培训课,每年在培训班上的花费在5000元左右,和身边其他妈妈比,并不算多。”
 
据闹闹妈妈介绍,她身边80%的妈妈都给孩子报了培训班,少的1-2个,最多的有5个,周一到周五全排满了。
 
二孩妈妈坚持不报班
 
认为这对孩子根本没用
 
我们在家访中认识的乐乐妈,在报班这件事上,和闹闹妈持完全相反的态度。
 
乐乐妈有两个宝贝,二宝乐乐今年上幼儿园。有了第一个孩子的经验,她没有给乐乐报任何培训班。
 
乐乐也是个容易害羞的孩子,但是对进入幼儿园,却一点也不“害怕”。在孩子眼里,幼儿园是个非常好玩的地方,因为妈妈经常和他说幼儿园里有很多玩具和很多好玩的小朋友。
 
“在大宝上幼儿园前,我也想过是不是要给孩子多报些班,让她学一些东西,以后才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后来等大宝上幼儿园后才发现,之前学过的那些所谓的‘技能’都没用。那些担心孩子无法适应幼儿园的担心,真的是妈妈们在杞人忧天。”乐乐妈说,“刚进入幼儿园时,孩子的确会表现出不适情绪,但是过几个星期便慢慢适应了。所以现在对二宝(上幼儿园),我不再焦虑。”
 
不过,虽然没有上过任何培训班,但乐乐却很喜欢唱歌、跳舞。问起养育孩子的经验,乐乐妈先说了一个听来的小故事:
 
有个孩子吵着让妈妈讲故事,妈妈问孩子:“手机里有那么多讲故事的节目,干嘛还要我讲?”孩子说:“因为他们不会抱着我讲呀!”
 
“我认为,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师,外面任何的培训机构都不会比父母的陪伴更重要。”乐乐妈说。
 
上培训班对入园帮助不大
 
家长应放轻松
 
“今年我班里有很多二胎妈妈,和一胎妈妈相比,二胎妈妈给娃报班的比率确实要低很多。”杭州拱墅区左岸幼儿园的丁老师说。
 
“在上幼儿园之前的各种培训班,对孩子来说作用的确不大。孩子在幼儿园的适应和表现,往往和孩子的性格、年龄和家庭引导有关。提前上托班的孩子的确会比没上过托班的孩子适应能力强,但是没上过托班的孩子到了幼儿园一段时间后,也可以很好地适应新环境。”丁老师说,家长对孩子上幼儿园的焦虑,往往是害怕孩子不能和身边的伙伴友好相处,害怕孩子生病等等,但是走进幼儿园是孩子走上社会的第一关,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放下心来,帮助自家的宝贝跨过这个坎,相信他们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