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柴宏辉,祖籍宁波,曾在国企任职,后辞职经商,再转型从事农业环保项目,现担任宁波七禾加百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百思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属于第一产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始终坚持以农为本的思想。随着第三产业的高度发展,大部分青年学子渐渐背本趋末,朝着商业化方向前进。但是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农业始终是我国的本业,代表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但在农业经济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农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农村资源配置不均、自然环境影响大等问题,都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近年来对农田的过度开垦使土壤面积急剧下降,耕种业面临巨大挑战。2017年,宁波七禾加百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柴宏辉带领核心团队成员,针对滩涂生态环境进行改造,成功克服了水稻抗盐性这一大难题,实现了滩涂变良田的农业奇迹。
在农田改造过程中,柴宏辉和他的团队始终坚守着以农业为切入点,与环保、科技相结合,对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不断开发生态有机肥改造良田。这是继袁隆平“海水稻”之后第二个对水稻种植进行改造开发的伟大创举,不同的是“滩涂稻”是对滩涂土壤进行生态有机改良,甚至使其变为正常土壤;“海水稻”是培育耐盐碱、适合在海水生长的种子。
柴宏辉及其团队研究的边改良边种植的生产方式,使滩涂纳入了农田可种植名录内,如果滩涂改良与“海水稻”相结合,中国的农产量将会大大增加。柴宏辉表示,中国的良田面积正在逐渐缩小,我们团队将会尽最大努力,采用最生态的方式改变这一现状,增加良田面积。
坚守本心 创造奇迹
农作物种植离不开土壤,土壤是农业种植的基础。我国鼓励并提倡利用滩涂围垦造田,以此提高土地利用率。但是由于缺乏淡水资源,滩涂改造成本较高且效益低,大部分滩涂改造工程都只是昙花一现。起初柴宏辉团队试图研究围垦滩涂改造,使其成为可耕种的良田。在前期的研究开发中,柴宏辉团队的改造方案遭到了政府和部分合作伙伴的质疑,资金方面也受到限制。
虽然在前进的第一步就陷于困境,但是柴宏辉表示:“万事开头难。我跟我的团队热爱这份职业,我们坚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柴宏辉和团队成员利用可回收有机废弃物进行再改造,把有机废弃物加工处理为有机肥,极大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降低了土壤的盐碱度,使普通水稻得以成活。根据当时测算,400亩的普通水稻最高亩产920斤,平均亩产800斤以上。柴宏辉表示:“我们对土壤改良采取了三大措施,第一,在土壤中加入我公司研创的微生物菌群分解氯化钠;第二,通过挖沟进行雨水冲刷,使土壤盐度得以降低;第三,通过自制的有机肥,让土壤增加团粒结构提升肥力。”柴宏辉团队研究的滩涂改良方法,不仅让水稻在滩涂上得以成活,其产量和质量也可以与其它水稻相媲美。他们的努力得到了政府和合作伙伴的认可,资金问题也迎刃而解。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