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财经观察  
乡村小学校长张益强:电子产品无罪 预防近视老师家长责无旁贷(1)
2018-11-01 10:32:15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教育信息化是一种大趋势,即是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

10月25日,“信息化时代如何平衡孩子学习与视力健康”研讨会在福州召开。在研讨会上,来自山东省肥城市王瓜店镇中心小学的张益强校长分享了《教育信息化2.0 乡村小学也能行》主题演讲,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教育信息化给农村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育信息化解决乡村学校师资匮乏难题

从2005年到2014年,山东省肥城市王瓜店镇中心小学由一个落后的乡村小学变成一个区域特色学校,而这得益于以张益强为代表的学校老师对教育信息化的引进和推动。张校长在研讨会上指出“现实之中国,城乡差别很大,城乡教育差别更大。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发展大计。为孩子们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提高孩子们的素养,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是我每一位校长的职责。”

据张益强介绍,2005年他刚就任王瓜店镇中心小学时,学习教学条件落后,教学质量低下,师资力量匮乏,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也不强。全校六个年级六个班,学生总共不到120人,干部教师只有14人。艰苦的教学环境,让他意识到只有进行教育信息化改革才是出路。于是学校集体研究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并逐年分布实施,量力而出,一步一个脚印。

2005年,收购网吧淘汰的30台电脑,建立学校微机室,并接入了互联网;2007年,王瓜镇中心小学安装了“大锅盖”,把乡村计划弄到了学校,老师们受益匪浅;从2009年开始,学校所有的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投影仪。2013年,将“优学派”引进学校,为孩子们装配电子书包;在2014年,把学校所有的投影仪全部更换成一体机,但师资力量不足仍是乡村学校发展的大问题。

如何用非常简单的方式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张校长在搜集各种教学平台和AAP时发现“优学派”、“一起小学”非常适合进行课堂教学的改进,便于全校推广,能把城市里优秀的师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学校,弥补了师资不足的短板,并且能够带来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课堂翻转,师生通过大小屏智能互动学习。这也使教育部规定的“三通两平台”落地生根。

路走对了事半功倍,教育信息化更是如此

回顾学校十几年间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信息化的不断落实功不可没。张益强把学校的逆袭总结为四种模式的变革: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变革,丰富有趣的作业模式变革,科学规范的评价模式变革,以及随时在线的家校共育模式变革。

“老师们结合学校实际,运用‘智慧课堂’进行智能交互式教学,成功打造我校基于信息技术的先学后教课堂。”张校长介绍,课前对智慧课堂中的视频、音频、习题、测试精选等优质资源进行预习。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老师也可以在线随时指导。在课堂上,通过分组讨论交流进行,对课前预习结果全面反馈。课后,用电子作业进行巩固匹配。

“其实,玩是孩子的天性,不喜欢做作业是天性使然,不喜欢做作业不是孩子有问题,是我们布置的作业有问题。” 在张益强看来,传统的作业模式让很多学生没有兴趣,作业经常不完成。采用信息化的电子作业则能够极大的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有趣配音、绘本阅读、口语练习等丰富的学习内容让孩子们爱上做作业、敢于开口讲英语。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财经专题

习近平等领导同志亲切会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



习近平:铭记党的奋斗历程 时刻不忘初心



北京新房成交创10年新低 10个月仅成交2万套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