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和产品的背后是千变万化的中国美食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稻香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在向世界输出硬实力的同时,更要承担起输出中国软实力的责任。”10月30日,苏州稻香村总裁周广军受邀出席第五届“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并以“走向世界的稻香村”为主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稻香村集团总裁周广军发表《走向世界的稻香村》主旨演讲
“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是近年来由中国主流媒体主办的规模最大、参与国家和国际组织最多、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全球媒体盛会。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企业,苏州稻香村的出现吸引了不少中外媒体及与会嘉宾的关注。
今年已经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恰好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在政策支持下,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水平全面提升,更是帮助以苏州稻香村为代表的老字号企业走出国门,取得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果。
如今,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甚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周广军却敏锐的捕捉到企业“走出去”后所面临的问题,那就是能够真正走进国外消费者心中的企业并不多。
如何才能真正被国外消费者接受?如何才能被国外市场认可?周广军坦言道,中国企业要想走向世界,必须不断从方方面面塑造自己的实力,在坚持传统工艺和传统味道的基础上,吸取各地区特色、兼容创新,以“实践经验”助力老字号“出海探索”。
秉持匠心沉淀时代的味道
苏州稻香村糕点的核心,是味道,而好味道源于对原料的精益求精。
周广军表示,苏州稻香村从产品研发到销售的流程始终坚持“三个尊重”,即对食材的尊重、对传统技艺的尊重、对消费者的尊重,对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才能保证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美味。
目前,苏州稻香村已在江苏、山东、湖南、云南、内蒙等地建有原料基地,并从知名企业采购原料,力求原料的质量保证与可追溯性。食材来源要有保证,食材的新鲜也是必须的,鸡蛋的生产日期不超过3天。虽然成本提高,但只有确保原材料品质稳定,才能使企业信誉得到消费者信赖。
对于传统工艺和传统味道的坚守,也是苏州稻香村最不可动摇的底线。苏式月饼使用最原汁原味的手工技艺,通过师徒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月饼的酥皮层薄如纸,可多达16层。这一制作技艺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且至今沿用。
▲清晰传承图谱,至今已传至第六代
对于每个细节的不懈追求,是老字号工匠精神的体现,也正是这份工匠精神,成为苏州稻香村走向世界的精神内核。
经过245年的发展与传承,苏式糕点的制作技艺已经成为稻香村味道的重要保障。但这份对于传承的敬畏之心,对于民族文化的责任之感,则成为稻香村品牌亘古不变的灵魂烙印。
研发技艺翻新 适应地域文化与时代潮流
苏州稻香村的每一种糕点都蕴含着一个故事,每一道工艺代表着一种坚守。两个多世纪以来,稻香村糕点以精湛的制作工艺,丰富多彩的样式花色,色香味形俱佳的特色始终受到消费者喜爱认可。
以前的糕点都以“高油高糖高荤”为择优标准,随着社会健康意识的转变,苏州稻香村必须对产品进行革新,在保持核心技艺的基础下,为健康做减法。为此,苏州稻香村研究将糕点成分中的糖度、油度均降低了7%,在保持口感的同时又保持新鲜,比以前更低糖、低脂、低油,更加适合现在健康的生活理念。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