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坏的好时代。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中国白酒在行业新拐点处,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白酒行业正步入新的发展周期。此轮新周期体现出的中国经济运行周期、行业周期、产品周期与市场周期复合叠加。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600519.SH,简称“贵州茅台”)等主流行业龙头持续领跑行业,传统营销与新技术在新周期内得以广泛应用,行业分化日益凸显,行业领袖品牌与二三线品牌距离逐步拉开。不同酒企也正在拿出不同的增长秘笈。
10月28日贵州茅台发布三季报显示,公司前3季度实现收入522.42亿元,同比增长23.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34亿元,同比增长23.77%。基本每股收益达19.69元/股,比上年提升了23.77%。总资产达1471.4767亿元,比上年度末增长9.31%。
三季报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和净利,延续两位数增长势头。业内人士称,超过20%的增长对于茅台这样一家体量十分庞大的企业来说已是十分不易。而且包括总资产在内,均创历史最高峰值。贵州茅台经营指标继续明显好于行业,持续“企业发展、经销商盈利、消费者受益、股东分享成长”的多方共赢局面。
换挡优质发展通道 以竞合促发展
近年来,全国白酒行业已逐渐摆脱整体低迷,开始企稳复苏向好。行业集中明显加快;消费升级明显加快,模式变革明显加快。作为行业龙头,贵州茅台积极求变,换挡优质发展通道。
随着近期贵州茅台集团中高层班底的更新到位,实现了管理层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为企业未来长期发展增加了新的后劲。贵州茅台集团换帅后,新一任董事长李保芳主动求变。
与过去十年来中国白酒的“战国时代”不同,这一轮复苏周期中名酒品牌们开始尝试走“竞合”道路,诸多名优酒围绕品质、产区、品牌进行交流沟通,试图构筑中国白酒的全新形象。李保芳掌舵茅台之后,曾先后策动了酱酒一二梯队“寻根拜水”“茅五会”“茅洋会”等一系列行业领军企业领袖的会晤。
李保芳带给了行业一股“新风”,那就是“主和不称霸”,倡导名优酒摒弃过往将互相视为“竞争对手”的理念,共同推进产品、品牌、渠道的进一步前行,并在国际市场上抱团出征。
贵州茅台倡导竞合理念,带头推动行业发展,也在树立行业骨干企业的风范,帮助和支持中小企业。优化竞合生态,推动竞合发展。在茅台的倡导、践行下,酒业从以往低层次的竞争生态正在向更高一级的竞合生态积极转化和转变。当前酒业初步形成的“竞合生态”和大型龙头企业间的常来常往、常规协作,对此茅台发挥了引领和表率作用。
今年以来,茅台以行业龙头的姿态大力扩展两翼,实施的茅台酒与系列酒“两轮驱动”战略效应持续。茅台酱香系列酒和习酒的快速发展为千亿品牌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茅台更主动对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积极稳妥推进海外市场布局和渠道建设,打造“中国白酒”整体品牌,带动更多中国白酒企业走出去。
报告期内,公司茅台酒销售额为462.65亿元,系列酒为59.33亿元。按照销售渠道来看,通过直销实现销售收入38.7亿元,通过批发渠道实现销售收入483.2亿元;按照地区划分来看,国内实现销售收入504.55亿元,国外实现销售收入17.4亿元。
白酒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从前三季度的表现上看,贵州茅台已经开始切换挡位,找到自身在新的发展通道中的发展脉搏,这很重要。
稳健增长 成为投资者的避风港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