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公司  
站在全球的角度来审阅全球成绩——专家解读《全球生态景象遥感监测2013年度陈述》
2014-07-22 10:16:52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朱丽梅  分享:

  全球生态景象修改的实在形状是什么样的?答复这一成绩也是全球科学家们不懈尽力的标的手段。科学手艺部国家遥感中心日前对外宣布了《全球生态景象遥感监测2013年度陈述》。为体味读陈述中的形式,记者近日采访了介入陈述拟定的几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舆科学与资本研讨所研讨员、博士生导师刘闯,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讨中心主任、全球修改研讨院副院长宫鹏,北京师范大学全球修改与地球系统研讨院首席科学家梁顺林,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讨所研讨员吴炳方。
  记者:请专家引见一下为什么要操纵遥感手艺来闪现地球的生态修改?
  刘闯:1998年,中国科学院几位院士提出,要把中国从一个地学大国酿成地学强国,就要研讨世界。我们之前经常把看重力集合在国际,对国际的自然景象、生态景象关心斗劲少,主如果科技手段上也达不到。去年,科技部开端组织停止全球遥感监测。世界上良多国家都在做这个任务,几十年卫星堆集的数据为全球生态景象的监测阐明供给了需求的手段和根本,所以用遥感来研讨全球,特别是生态景象,就成为能够。由于生态景象是多身分组成,要分化成份歧的要从来研讨。去年我们刚起步,用两个指数,一个是植被的景象,一个是水域面积的景象,往年又添加了两个,人和人地联系,个中很首要的一部门是食粮。
  记者:要想体味全球生态修改景象,就要站在卫星上,操纵遥感手艺。适才刘研讨员讲到了主题的修改,那末究竟应当挑选什么样的目标才干更精确地反映地球生态景象的修改?
  刘闯:修改有耐久的、中期的、短时候的,有百年尺度的、十年尺度的、年度的、月度的、天天的,以至是每分钟和瞬时的尺度。要研讨生态的话,要素尺度又良多,光植被就良多,还有水、大气等,大气中的化学成份、物理特性又有良多。遥感供给了这些不合要素的传感器,科学家把不合要素传感器的算法畅通领悟,得出一个科学结论,这就到了大数据期间。今朝宣布的这几个陈述都是在1000倍以上的数据根本上可以或许提炼出个中的千分之一,以至100万倍的数据根本上提炼出百万分之一的结论。所以科技部从2007年就开端筹办遥感数据的同享,叫“国家分析地球观测数据同享平台”。
  2008年,汶川地震后,添加了遥感快速反映这部门形式;2010年,发动了国家遥感的数据同享,乃至于2012年中国在地球观测组织中的感化越来越大。再加上我们国家这几年卫星发射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成就,鞭策了数据同享平台的任务,才使得来日诰日的陈述可以或许使中国科学家站在全球的角度来审阅全球成绩,在全球的层面来看我们本人。我感觉这是很了不起的行进。
  记者:宫教授介入了陈述数据监测阐明和撰写的过程,此刻陈述宣布了,请您谈谈此刻的表情。
  宫鹏:我感觉这是使人很是振奋的时辰,遥感拓展了人的才干,用眼睛不迟钝的波段去探测世界上各类各样的自然界现象。之前我们观测的是本人周围的景象形状,其其实世界上若是可以或许做到对全球景象形状有所体味,而且宣布出权势巨子性的消息材料的话,这体现了一个国家举国的才干。适才刘闯教授已谈到我们国家发射了那末多卫星,这是我们比来这些年国力提升的一个很首要的目标。可是如何把卫星获得到的数据转化成无益于人类生发生活生计的消息,这里面有少量的任务要做。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尽力做这件任务。一个国家走到这一步,可以或许把全球的景象目标拿出来,把本人的数据揭示给全世界,跟全世界分享,这是抵达了必然生长水平的标志。
  记者:四位专家都是这份陈述的专家组成员,请问这个陈述的宣布和在撰写过程中,是不是对您所在领域的生长也有很好的鞭策感化呢?
  吴炳方:应当是这样,由于宣布不是小我的行动,而是归入到国家遥感中心宣布系统之下,我们做每件任务都得精益求精,四个目标的挑选也不是随意选的,是经由持重的论证,把全球关心的抢手成绩挑出来,停止邃密的阐明。我们做这个任务的过程中,要承当更多的权利和权利。
  梁顺林:我们是专家组成员,可是支撑全部陈述的是好几百人,经由无数次会商,会商的过程中又发觉了良多成绩,这些成绩又反应到研讨的层面,这些阐明都增进了我们的思虑。另外一方面我们都是科学家,可是编制这个陈述的首要手段仍是给浅显老苍生、政府官员来看,所以若何把科学功用转化成公共化的消息,对我们也是一种应战。
  记者:陈述中用遥感手艺取得的数据,其利用前景如何样?
  刘闯:这个数据今朝来看分三层,第一个就是原始数据的来历,这项陈述的特性就是来自于数据,它属于大数据期间,数据集约型的科学研讨期间的一个显著特性。在数据的根本上,就像大海捞针一样捞出一些关头性的思惟,经由过程这些立异的科学思惟再提炼出进一步的结论。好比水有水的算法,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也有它的算法,如何算得更精确,这是科学家的供献。第二层是数据拿出来以后对它停止进一步阐明,就构成了第三层阐明的成果,这个数据成果就是这个陈述。
  所以全部数据是大海捞针,就像大浪淘沙一样,好比梁教授的500多个TB的数据,到了第二层就是600多GB的数据,这就差了1000倍了,而体此刻陈述里面就是几个MB的文字。这就使科学研讨的全部编制发生了根赋性的修改,现代的科学家本人也是大数据的阐明科学家。
  梁顺林: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用“863”打算地球观测与导航手艺领域项目支撑了我们的几个项目,出格是我们所做的植被的任务。我们临盆了一套GLASS数据集,2012年月表中国向全世界宣布。之前我们拿的都是国际宇航局和欧洲的景象监测数据停止研讨,此次是中国第一次用本人的编制和临盆系统做出具有自立常识产权的数据,向全球停止宣布,而且数据同享是免费的,从这个意义下去说是有里程碑意义的。而且我们所做的任务都是基于少量研讨的,数据集在国外是用英文揭晓的,有坚实的科学根本。这对全球全部景象和天色修改研讨乡村发生严重的影响。
  吴炳方:我这个陈述有一点非凡性,由于大批粮油作物具有很较着的季度性,我们是分季度监测。每次宣布季度陈述的时辰全球下载量是很是大的,良多期货公司、结合国组织,包含科研单元、研讨人员乡村用这个消息来阐明全球食粮代价的生长趋向,用户仍是很是多的。
  记者:中国宣布的相关食粮方面的研讨陈述,会不会让全世界的关心度更高?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