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两会如期举行,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涌现出大量的热议话题。其中,互联网行业一直是关注的重点。在今年的总理报告中,“互联网+”助力传统产业的升级也被重点提出。作为“互联网+”的延伸,“产业互联网”在两会期间同样引起了科技互联网巨头们的热议,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成为了行业的共识。
产业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蓝海,每个垂直的行业都有着无限的机遇。但要探索产业互联网,首先就要理解其内涵。在过去,互联网行业实际上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其焦点依然是在C端客户身上。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逝,互联网行业的玩法也发生了改变,“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应运而生。与消费互联网不同的是,产业互联网的服务重点开始从C端转移到B端。
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需求和发展速度来看,物流毋庸置疑是产业互联网落地最快的行业之一。构建物流产业互联网,对于实现物流环节的标准化、数字化、线上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符合物流行业降本增效的发展大趋势。
当前经济环境中,许多商业行为都是基于大数据预判而创新、发展的,物流行业也不例外。“数据先行”是助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正确打开方式。说到大数据,不得不提中交兴路。作为一家公路货运大数据公司,中交兴路自2013年开始就深耕于公路货运行业的数据。目前,已经拥有来自570多万辆的货运车辆、400多万的司机、30多万家企业以及全国道路交通路况等海量大数据。
当然,大数据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对数据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大量的数据则会成为干扰因素。中交兴路则不然,其数据主要分为静态数据、动态数据两大块,通过分析、整合、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数据开放、智能管车、保险风控等专业化的数据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1月份,中交兴路发布了《2018中国公路运输大数据报告》,结合地域特征、市场属性、经济增长等内容进行分析梳理,为货运相关行业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决策依据。
如果说数据是企业在产业互联网的武器,那盘活数据则是企业的正确“招式”。基于重载货车的动态+静态数据,中交兴路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
数据可视化作为大数据生命周期的重要一步,对于产业互联网建设尤为重要。对此,中交兴路将大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技术与业务体系有效结合,实现了数据场景化的实时交互。同时,中交兴路依托海量货运数据,在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公安交管分局重点车辆管理平台等重点可视化数据项目的落地应用中也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中交兴路在对数据开放发展的同时,也将数据应用于无车承运人项目中。通过API接口、平台开放组件与企业业务平台对接的货运数据应用,中交兴路为无车承运人企业提供车辆实时位置查询、车辆历史轨迹查询、订单全程可视化跟踪等等运输过程的透明化管理,促成了物流行业的降本增效,让物流变得更为规划化、系统化和智慧化。
当然,产业互联网化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会使物流行业重资产程度越来越高,包括分拨中心、车队、垫资等等。虽然可以通用银行贷款来解决一些问题,但货车司机在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场景中更亟需即时化的金融服务,这注定金融产品要具备即用即贷、秒批秒放、短期高频等特征。此时,物流企业则需要更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基于此,中交兴路携手蚂蚁金服及网商银行共同推出了“路金计划”。“路金计划”是对互联网背景下物流金融服务创新模式的丰富和延伸,也是中交兴路将大数据、科技、金融融合落地到场景应用的再次升级。整合多方优势,中交兴路打造了以“人+车+场景”为核心的风控模型,向小微物流从业者提供经营性融资、垫款加油、先通行后付费等综合金融服务,贯穿于垫款加油、高速ETC、经营贷款、保险分期、购车分期、供应链金融六大场景之中。
推出真实触达广大用户的“物流一账通”平台,以小程序的形式入驻支付宝APP,黏合了蚂蚁金服庞大的活跃用户群体和各方商业资源,面向企业和个人提供柴油专用卡、ETC记账卡、网商贷等一站式服务,为“最小单元”赋利。
构建物流产业互联网,是做强做大现代物流的重要思路。一直以来,中交兴路从未停止探索智慧物流的步伐。基于对数据的独特理解,不断对数据进行深耕、开放和应用,为物流行业降本增效和智慧化发展贡献了一份重要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