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5日召开的2018天府金融论坛专业论坛之“透明的未来——金融科技发展峰会暨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成立大会”上,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与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联合推出的《2018金融科技行业发展报告——天府·中国金融科技指数》重磅首发!这是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首次对外发布的金融科技研究成果。
四川跻身全国前十农村金融遥遥领先
在首期《天府·中国金融科技指数》中,四川仅次于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位列第6位,居西部第一位。指数从行业基础环境、科学技术资源、金融科技市场三个维度全面考察了当前国内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情况。而四川在金融科技市场维度中排名全国第三,且尤以其中的农村金融应用场景表现最为突出,在西部和全国都遥遥领先。
以金融为本质以科技为核心
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会长张晓玫在指数发布中引用央行副行长范一飞的讲话“金融科技的本质是金融”、 “科技驱动金融创新是金融科技的核心”,从而提出金融科技应当以金融为本质,以科技为核心。一方面,金融为科技带来应用场景,金融是金融科技的根本,也是一切技术创新的基础,脱离金融基础的金融科技是没有意义的。另一方面,科技的创新将会助力金融的创新,科技创新可以通过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流程和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报告提出,金融和科技是两个必备要素,二者密不可分。金融服务和金融业态的变革离不开金融和科技的渗透与融合。
强调普惠金融重视政府监管
张晓玫会长认为,普惠金融作为当前金融科技的典型应用场景,在衡量金融科技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当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维度。而当前金融科技相关指数大多没有将普惠金融这一典型金融科技应用场景的相关指标包含在内。此外,金融科技推动传统金融变革的同时也为监管部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政府部门对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力度也应当作为衡量维度之一被包含进指标体系中。因此,报告在当前已经发布的各金融科技相关指数基础上,创新性的将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上的应用情况以及政府对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力度纳入指标体系。
五大行业特点揭示金融科技现状
报告总结出了当前国内金融科技行业存在的五大特点:一,初期项目居多,行业成熟度低;二,外资依赖程度较高,资本聚焦一线省市;三,从业人员高薪,人才供不应求;四,社会关注度高,劣质信息泛滥;五,理论研究影响较弱,业界研发成果丰富。
该指数的发布揭示了国内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指数为各省地方政府了解本地金融科技发展现状提供一个相对有效的参考,帮助政策制定者从量化角度找准自身在全国金融科技行业中的定位,有助于其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金融科技相关政策。此外,该指数也能为金融科技行业的资本方提供一定的参考,使得资金流向社会真正需要的领域,从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最后,指数报告通过回溯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深度挖掘了金融科技及相关技术、场景的定义内涵,帮助公众厘清当前金融科技领域的一些问题、误解。
专家云集献策天府
报告在撰写过程中征求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移动支付与安全技术国地联合工程实验室以及电子科技大学区块链研究与应用实验室等相关研究机构的宝贵意见。
报告最后专门针对四川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报告提到目前四川金融科技市场极为活跃,但行业基础环境略显薄弱,同时科学技术资源尚有欠缺,建议四川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本地金融科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四川应当发挥在金融科技市场领域的优势。四川应当充分挖掘本土强大的农村金融市场,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积极吸引国内外资本和金融科技初创公司进入四川。
其次,四川应当积极弥补与京沪粤等一线省市在行业基础环境上的差距。建议四川积极利用行业社会组织在政产学研各领域的融合优势,尝试与其合作共建金融科技实验室和企业孵化器,力图培养出未来四川本土的金融科技龙头企业。此外,政府还应当重视金融科技领域学术专家以及行业精英的建议,使之辅助政府在当前金融科技行业众多初创企业中甄选出优质且有潜力的金融科技企业,并制定因地制宜的企业补贴和人才吸引政策。
最后,建议四川加强在科学技术资源上的实力。建议四川设立金融科技理论与技术研究专项经费,在鼓励高校科研人员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前沿理论的同时,也积极推动行业企业和研究机构对金融科技相关专利的研发。同时鼓励四川本土企业家,政府监管者和高校科研人员通过相关行业组织搭建的平台积极走出国门,了解和学习。
张晓玫会长在发布会最后表示,未来期望与更多业界、学界专家以及感兴趣的同仁相互交流,让金融科技真正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普惠金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