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公司  
新东方论坛嘉宾刘嘉:父母要成为家长专家,而不是学科专家
2018-11-26 08:25:08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2018年11月24日,第十一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主题聚焦“让孩子成年又成人”,旨在唤醒父母更健康、更理性地爱孩子,使孩子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心智成熟的社会公民。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长江特聘教授、《最强大脑》科学总顾问刘嘉在论坛作了《重建家长共同体,规划孩子未来生涯》主题演讲,以下内容根据演讲整理。

刘嘉

各适其性,各逐其生

大家看这些非常小的细微的东西,这些是一亿颗瓜子铺满了一千平米的地,足足有一米厚。如果我们来看每一颗瓜子的话,你会发现它有特别独特的地方。这其实不是一般的瓜子,它是景德镇工人用自己的手做出来的陶瓷瓜子,每一颗瓜子的形态、纹理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各适其性,各逐其生。

对于一颗瓜子如此,对于人而言复杂性就会更多。假设一个女孩A有更好的理科思维,另一个女孩B有更好的人文训练。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小孩放到同一个班里面去,放到同样的教学环境里面去,可以想象,对女孩A是适用的教学方法,对女孩B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反之亦然。这就回到教育最根本的本质——因材施教。

20%的家长缺席孩子的教育

我们做过一个调查,20%的家长基本上从来没有过问过孩子的教育,从不关心他的学习,从不关心他的心情,从不关心学校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甚至不谈论电影、电视等生活中的东西。在小学的时候是如此,在中学的时候亦是如此。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社会里面,大约有20%的家长是缺席教育的。

80%没有缺席教育的人是什么样呢?有一个新词叫做“丧偶式教育”,丈夫把所有教育孩子的重责加在了妻子的身上,父亲是缺失教育的,不关心孩子成长。

“教育”是两个字,按照古人的说法,父亲应该是“教”,母亲应该是“育”,只有父亲和母亲合作起来,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但是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经常是缺席教育的。

母亲和孩子是依恋关系,父亲和孩子是激活关系

从弗洛伊德开始就认为,在孩子眼中,父亲是一个保护者、教育者和成长的榜样,对于男孩、女孩都是一个偶像的角色。

对于男孩而言,父亲是一个模仿的对象,是自己发展的榜样,无论对于性别的认同,成为男性的基本模式,以及性格的养成,人格、思维方式、处事方法和交往方式,都是通过模仿父亲来成长。

对于女孩而言,有句俗话叫做女儿是父亲的前世情人。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有错,因为女儿就是把父亲作为将来的恋人,将来丈夫的模样来追寻,寻找未来的丈夫是什么样子。有个词叫做养不教父之过,没有说养不教母之过的,这一定是父亲的问题。

所以父亲和母亲在教育中的角色是不一样的,这是从我们上百万年进化出来的差异。对于母亲而言,亲子关系是一种依恋关系,当小朋友受伤了,在外面遇到挫折了,他需要做的是回到母亲温暖的港湾里面,去寻求帮助,寻求支持。

但是对于父亲而言,亲子关系是一种激活方式,是一种赋能方式。父亲给孩子以能量,让他去探索未知的外部世界,让他勇于面对未知而不断前进。所以如果缺少一个父爱环境长大的小孩,他通常在很多情况下是退缩的,面对挑战是害怕的,不敢去面对未知的环境。所以养小孩不仅仅是母亲的责任,同时也是父亲的责任。

格塞尔说过:失去父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父亲不能缺席小孩的教育。我们通常说母爱是伟大的,是崇高的,但是母爱不能取代父爱,两者必须共同合力。

父母的关爱影响孩子的大脑结构

给大家展示一下父母关爱的重要性。海马是我们人类学习记忆的中枢,离开它人就会失忆,我们记忆力就会下降,海马的大小与记忆和学习能力有非常高的相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父母花很多时间去陪伴关爱小孩,等小孩成人之后,海马的体积要远远大于那些从小缺少父母关爱的小孩。

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们改变的不仅仅是小孩的行为,更多也改变了他们大脑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因为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不一样,他们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未来。

教育+心理=全人

首先我们要回答一个问题,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要培养创新人才,从我个人的观点它至少应该包含三方面:

第一个是科学人文,包含数理能力(aRithemtric)、言语能力(Reading、wRiting)和计算能力(algoRithm),这是所谓的21世纪提出的四个R。

第二个是发明创造能力,我们现在不能简简单单坐在屋里面对牛弹琴,我们一定要走到社会去,问社会急需的是什么,从而解决这些社会急需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发明创造能力。它包含三种思维:设计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设计思维的核心就是我们怎么把一个想法变成一个可用的产品,比如说我们的高铁,在设计思维里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其实合起来就是我们善于谋划和善于做决断。

创造性思维让你想到从A点到B点有很多条路径,而批判性思维让你从很多路径中间选取最佳的路径。发明创造加上教育,就是我们现在要推行的创客教育。创客不是说我简单制作一个小科技,而是把我们的设计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融为一体。

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必须要有心理素质,这是第三部分。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他非常怯懦,情绪非常不稳定,不知道该与人如何交往,他能够成为一个行业的领袖。所以说教育加上心理,就能成为一个全人教育。只有这三环完成了之后,才是真正的创新教育。

父母要成为家长专家,而不是学科专家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成为家长专家,而不是成为学科专家。为什么这么说呢?最近在网上特别流行的,把你未来的儿媳,未来的女婿领走,只要他不用现在烦我做作业。

做作业是每个家长非常痛苦的事情,甚至有的家长为了逼着小孩做作业,最后心脏病发作,心肌梗塞,做了心脏支架,为什么?因为他们开启了一个错误的模式,就是要强迫父母成为一个专业的老师。

讲实话,我在初高中的时候成绩还可以,但是你让我去看现在的初中,别说初中了,小学的数学题,我感觉我的智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为什么?因为我很多东西已经忘了,知识性的东西没必要保留。

所以当家长去辅导小孩作业的时候,一方面小孩不听话,一方面发现自己又变成了一个所谓的“弱智”,你想想他的挫折感是多么强。所以当你开启了这个错误的模式之后,当家长陪伴小孩做作业,就是件痛苦的事情。

正确的打开模式应该是让我们的家长成为一个专业的父母。怎么做专业的父母?这里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技巧。来自于经济学的一个启发:契约。哈佛大学的Oliver Hart和麻省理工学院的Bengt Holmstrom,因为行为契约方面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契约的原则是要签订的双方平等、尊重和责任,不再是父母对小孩单方面的斥责,你要干什么你要干什么,而是我们大家一块坐下来共同来签订。在整个过程中,父母需要变成一个专业的家长,不需要去了解太多的细节,但是需要了解我怎么与孩子进行沟通阐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