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银信控股集团董事长张佩宏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这家聚焦于光伏太阳能发电、天然气、大农业等领域投资的企业,在大农业领域的产业布局,后期将主要在订单农业、高效农业方面寻求发展。
“当下,中国农业总体上还是较为分散化和个体化的,零碎式的发展。中城银信主要探索的是大面积的机械化作业。事实上,与一些发达国家农业相比,中国的农业在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上还有一定差距。例如,美国农场主多是大面积的机械化作业,而中国在人力这块投入上增加了巨大的成本。成面积的机械化作业,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等都可以,但是必须要有订单支撑,不然大面积种下去之后,销售就成了巨大问题。”张佩宏表示,由此,中城银信在农业产业布局上以订单农业为主,并与大型500强企业签订了订单农业合同等,满足规模化采购要求。
典型的案例即是中城银信在湖北襄阳投资的现代化农业项目基地。
该项目基地位于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石桥镇曾荣获“省级生态乡镇”等称号。该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昼夜温差较大,是马铃薯生长最适宜的地区,因此,该农业项目基地选择了马铃薯种植。秉承着“集约化种植,订单式销售”的理念,丰收后的马铃薯收获后无需存储,将依次装车运往全球500强企业继续加工,变身为各式味道的薯片登陆各大超市,来到消费者眼前,实现种销全面衔接。除此,该基地上也种植了高粱等作物,并与国内知名国酒企业达成“高粱订单式”种植与采购,为酿酒提供原料。
据介绍,目前,基地现已耕、种、收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扩大了种植面积,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效益。目前,该基地马铃薯和高粱的种植规模已达1.5万亩,预计到2020年,基地将实现5万亩的种植面积,同时,将引入3-5万户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和深度休闲旅游,打造立体化的产业模式。
除此,中城银信更积极探索高效农业发展道路。
张佩宏指出:“举例来说,一亩地种玉米,产出约700-800元,但如果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等,一亩地产出可以达到近2000元。再比如,给一亩地做水渠,把水电引入,做滴灌类型的土地,那么这块土地生产农产品的基础设施就非常到位。到时把农作物往那一种,就会长得非常好。这是高效基础设施投入。”
据悉,目前,中城银信已与湖北省天门市政府正式签署了现代农业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签约的项目属于高效农业,即把土地做精。根据签约协议,双方明确了未来三年将在天门地区建设4.5万亩高标准农田、打造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物流交易示范区以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等合作内容,形成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农村与农业蕴藏着无穷潜力,农业大发展离不开规模效应。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发展实现规模化、集中化经营,可有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张佩宏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