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广大的版图上,每一座大型城市,都孕育出了自己的酒店和它代表的文化。如同金庸先生笔下的南帝北丐中神通,在上海,诞生了最早的经济连锁酒店如家;在北京,引入了全球知名连锁品牌速8;在广州,有南派风格的七天酒店出世;而在杭州,则出现了名为布丁的酒店品牌。
虽然十多年后,这些酒店的命运迥异——如家和首旅进行了合并、速8几乎销声匿迹、七天被锦江收入囊中、布丁变成了浙江最大的住友酒店集团——但它们都无一例外的带着孕育它们城市的烙印和风格。
尤其是坚持独立发展的住友酒店集团,更是与杭州深深地融为了一体。杭州这座城市的包容、开放和独有的文化特质,都沁入了住友的日常中。创始人朱晖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开始把布丁、智尚等品牌,打造成了杭州城的另一张名片。
归属感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去杭州工作和生活?
数据表明,今年春季跳槽季新一线城市首次超过北上广深,成为年轻人首选的城市,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杭州。
相比起月薪 5万过着月薪 5000 元生活的北京西二旗程序员、面临天价房价和强竞争的上海张江码农,以及深圳南山年薪百万、依然得不到成正比幸福感的技术大咖……以“技术才人”为核心的群体开始流向杭州。
在杭州互联网工程师来源城市TOP 10中,上海流入杭州的人才占比最高,达到23.56%。吸引更多互联网工程师来杭州的原因主要是阿里巴巴带动的互联网技术氛围,以及杭州本身人文地理环境的舒适感,生活节奏相对舒缓,就业、创业机会多。
最可贵的,大概还是杭州这座城市骨子里的“包容性”。
在杭州的历史进程中,它没有消灭一切生活方式的曲线,没能成为经济变革利剑下冷硬如钻石的城,而是将传统文化的柔美和现代工业科技巧妙融合在一起。它鼓励你上进,也允许你在疲惫时小小偷懒休憩,在西湖边上散散步,垂柳碧波,抚慰人心。
2016年G20 峰会选择在杭州举办,正是借此机会告诉全世界,中国在发速发展靠拢国际化的同时,仍保留着原汁原味、如明珠般璀璨耀眼的城市。2022年第19届亚运会选择在杭州落地,其会徽“潮涌”则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紧密相拥、永远向前。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一诗中把杭州描绘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句“总相宜”用来形容杭州再贴切不过,它是新时代备受年轻人追捧的科技之都、IT之都,也是在人情和生活细节上令人感到贴心舒适的宜居城市。比如,杭州的“车让人”交通现状;比如,出门不带现金,靠支付宝刷遍整个杭州城;比如,串联起城市脉络的学校、酒店和餐饮行业,达成了“书香与脂粉齐飞,商业与文化一色”的城市丰富现状,等等。
随着杭州的发展,自然也孕育了本地蓬勃的酒店文化。
住友酒店集团旗下一家智尚酒店前不久在钱江新城店开业,作为年轻化娱乐的酒店代表,智尚酒店就很具备当下年轻人身上的特质——潮、科技、喜欢追逐新鲜事物。
杭州从西湖时代到钱江时代,其中最受人瞩目的无疑是钱江新城,这里已是杭州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新名片。新店开在钱江新城区域,周围写字楼林立,离最近的大型购物商场步行仅需4分钟左右,内部配置智能化,比较适合当下热爱生活又注重生活品质的年轻人居住。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