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商业快报  
2019两会财访 | 金李:促进消费建议引入“负所得税”,让低收入人群所得税为“负”
2019-03-14 08:40:25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李3月13日做客中国网财经联合今日头条举办的“2019两会财访”线上访谈,聚焦小微企业融资,负所得税提振消费、绿色旅游等等话题,分享提案建议。

  对于“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李建议,应从大数据入手,建立小微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基于大数据的“虚拟担保品”,并建立对民营小微和科创企业优惠融资的长效评价机制,以解决“优先补贴谁”的问题。

  对于减税降费、提振消费,金李建议引入“负所得税”,并与刚刚落地的个税专项扣除相结合,使月综合所得5000元以下群体的家庭所得税为“负“,并以此达到增收目的。金李表示,由于低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远高于高收入群体,这些措施对于消费的促进作用,将远远大于普惠的个税减税政策。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中国网财经:作为多次参与全国两会的政协委员,您今年带来了哪些提案,主要聚焦哪些方面呢?

  金李:大家好,今年我的提案主要聚焦三个方面,分别是:金融科技大数据助力小微融资,负所得税促进低收入人群增加收入、提振消费,以及打造绿色旅游基地,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有效促进精准扶贫。

  我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有些小微企业长期在生存线上挣扎,靠着国家提供的低价要素勉强维持。一旦退出优惠的要素价格支持,就很难在市场化的环境下生存。就好像是一个长期居住在重症监护室里的危重病人,能活下来依靠的是不断地输血输氧。然而,有些好的小微企业,稍有支持就可以迅速发展壮大,属于“给点阳光就灿烂”。那么,何妨多给他一些阳光呢?说不定十年以后,这中间会成长出新的华为、新希望和百度。前者长期处于小微状态,后者则在形式上很快从小微状态毕业。所以,我建议在应该优先补贴谁的问题上,做到实事求是,更加合理分配国家的补贴资源。

  另外,随着投资和出口对经济拉动力减弱,消费能力对于经济增长愈发重要,尤其是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是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居民低收入家庭消费能力和意愿不匹配,而高收入家庭则边际消费倾向偏低,如何提高低收入家庭收入是内需增长关键。因此,我建议深化财税结构改革,完善现行的个税和低保制度,引入“负所得税”,与“低保”有效衔接,采取多渠道方式,促进居民消费增长。

  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也就是从粗放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到精细化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贫困地区老百姓守着绿水青山却并不富裕,如何帮助他们脱贫?对此,我建议设立国家级绿色旅游发展基金,把国家级旅游主题公园建设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旅游业,助力脱贫攻坚。以打造旅游业的方式提升贫困人口收入,具有很大的外溢效应。当地人不仅可以通过土地入股来获得收入,也可以通过直接、间接地参与和旅游有关的服务性工作,来提升劳动性收入。此外,打造旅游区必然要把当地的交通、通信等行业搞上去,这样一来就会带动当地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改善,会通过他们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以一个较大的乘数来改善当地经济。这将有效提升当地经济发展质量。

  中国网财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金李:首先,我认为需要政府引导,发动社会力量,打造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小微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平台汇集所有和企业有关的公共部门信息,以及政府部门掌握的大量其他数据,再以市场化方式获得商业机构掌握的交易、支付、物流、房屋租赁等环节产生的数据,最终形成公共图书馆一样的共享机制。这样的信息共享平台将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形成较为精准的判断,能够有力支持金融机构对优秀小微企业进行信用放款。

  其次,我建议以大数据信用信息为基础,形成小微企业的“虚拟担保品”。小微企业之所以贷款很贵很难,主要原因是担保抵押品不足。虽然已经通过知识产权作价成为担保品等途径解决,但目前总体来说依然不够。我认为,数据化的企业信用信息可以是重要的“虚拟担保品”,可以起到提升企业还款意愿的作用,形成更为有效的信用惩戒机制。

  最后,我认为应该制定对民营小微和科创企业优惠融资的长效评价机制,而且功能应该重于形式。支持民营小微科创类企业,说到底从功能上是要增强信心、鼓励创新、拉动就业、提振经济。所有大的民营和科创类企业都是始于小微企业,但反过来并不成立。有些企业在形式上很快从小微状态毕业,有些则长期处于小微状态。所以,在优先补贴谁的问题上,应该实事求是,更加合理分配国家的补贴资源。

  中国网财经:今年的减税减费的力度很大,您对“减税”和“降费”分别都有哪些期待?哪些痛点或难点是需要解决的。

  金李:我想重点说一下减税。减税和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是经济下行期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然而这两方面均面临制度瓶颈。为此,我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完善当前个税和低保制度,引入负所得税,实现“低保”与“负所得税”制度的有效衔接,多渠道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提高转移支付政策的效能。所谓“负所得税”,是指通过就业获得额外收入的低收入家庭发放补贴,使其实际所得税率为负。这在国际有先例,如美国的“劳动所得抵免”、加拿大的“工作收入税收津贴”等。根据国际经验,把补贴与就业状况或劳动收入挂钩,实施奖励就业的转移支付政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西南财经大学甘犁团队的田野实验也表明,基于“负所得税”理念的转移支付制度对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和消费作用显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第二,引入“负所得税”的办法可以对个税改革,尤其是专项扣除附加申报系统的建立,为实施“负所得税”制度奠定了良好基础。建议对月综合所得5000元以下群体,一方面根据他们的劳动所得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奖励,另一方面,根据他们专项抵扣额度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补贴,让这部分家庭的所得税为“负“。由于低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远高于高收入群体,这些措施对于消费的促进作用,将远远大于普惠的个税减税政策。

  中国网财经:对于打造绿色旅游基地、有效促进精准扶贫,您有哪些具体建议?

  金李:习总书记曾多次阐述绿色发展,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我们国家的很多贫困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真的有绿水青山,然而当地人并不富裕,收入不高消费也不高。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何真正让这些守着绿水青山的百姓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我提出了两点建议,主要针对青山绿水的贫困地区,不包括那些穷山恶水的贫困地区。

  第一,建议国家层面提供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发行支持绿色旅游的长期政府引导性专项国债,让国家投资作为劣后,并且吸引市场化社会资本,形成国家级绿色旅游发展基金;

  第二,精心挑选若干具备条件的贫困地区进行试点,未来滚动式发展。当地政府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资金入股,打造国家绿色旅游基地集团。集团下设各种绿色旅游基地以及主题旅游、购物、度假等“国家公园体系”。目前,我国高收入群体对境外游热情不减,未来建设好国家公园体系的相关配套设施后,不仅可以部分实现进口替代,还可以大力推动国际游客来中国度假、购物甚至医疗、养老等。

  很多想法已经有提案,并且在实施了,我考虑的角度主要是把国家级旅游主题公园和精准扶贫、提升全社会消费相结合,通过打造旅游业来提升贫困人口收入,获得外溢效应。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