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自2018年4月27日发布实施以来,在规范资产管理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是《资管新规》落地的第二年,备受市场关注的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根据《资管新规》要求,银行资管业务的过渡期将延长至2020年年底,给予金融机构充足的调整和转型时间。对过渡期结束后仍未到期的非标等存量资产也作出妥善安排,引导金融机构转回资产负债表内,确保市场稳定。
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曹啸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管新规》对于商业银行监管的重点主要聚焦在:第一,信贷资金的投向,避免过度集中于房地产、地方政府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第二,打破刚兑,避免商业银行隐藏的风险过大。从《资管新规》的各个实施细则来看,《资管新规》的实施会在严格资金投向监管的同时,对于理财资金的期限错配、标的拆分的限制上有所放松;在打破刚性兑付、严控风险的同时,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有所放松,通过鼓励商业银行子公司的业务创新实现服务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目标。
那么,今年银行理财资金的投向会出现哪些变化?曹啸表示,随着银行资管子公司开始投入实际运营,商业银行理财资金通过子公司进行投资的规模会逐渐上升,由于在资金投向和投资方式上子公司受到的监管要比商业银行宽松,可以预期,商业银行理财资金在非标资产上的投资规模会有所回升。另外,考虑到宏观经济、股票市场走势好转的趋势,子公司和公募基金、信托等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也会有所上升,使得理财资金在股票市场、私募股权以及ABS等证券化资产的投资规模上升。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赵亚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