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总体实施方案日前获得通过,推出速度或超出市场预期。记者了解到,部分企业已有意暂缓境外上市的推进,转战科创板。据业内人士预计,如若询价机制放开,“绿鞋机制”或将在科创板得到更广泛应用。此外,减持制度需要与战略投资者的间隔匹配,短期内或依然比照A股。
“绿鞋机制”猜想
科创板的推出速度或超出市场预期。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这距离“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提出不足三个月。
记者注意到,部分企业已暂缓境外上市,转战科创板。北京某中型PE机构董事长日前表示,部分被投企业2018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搭VIE架构,准备登陆纳斯达克或者港交所,科创板即将出世后,这部分企业减缓了VIE架构推进。他同时表示,科创板首批企业大概率采用邀请制。
从市场的多方观点来看,科创板是否会广泛引入战略投资者及“绿鞋机制”是机构关注的一大热点。中金公司王汉锋团队认为,如若询价机制自由度放开,“绿鞋机制”或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战略投资者的可参与范围目前较难预期,但预计参与形式或与目前的A股IPO类似,参与价格或为网下投资者询出的发行价格,分配新股额度与网下部分独立计算。
所谓的“绿鞋机制”,即“超额配售选择权”,一般指获发行人授权的主承销商可在股票上市之日起30天内,按同一发行价格超额发售不超过包销数额15%的股份。对于可用“绿鞋机制”的新股,上市之日起30天内快速上涨或下跌的现象将有所抑制,其上市之初的价格波动会有所收敛。此前,关于是否应取消“新股首日涨跌幅限制”的讨论更是加剧了这种猜想。
减持制度短期内或比照A股
除了“绿鞋机制”外,减持及退出也备受机构关注。上海某大型券商系PE机构总经理日前表示,科创板有望给VC/PE机构提供市场化的高流动性退出渠道,现阶段退出非常难,其退出条件受到关注并不难理解。
广证恒生分析师赵巧敏认为,对于减持和定增,美股港股的要求主要在于完全信息披露,对减持的时间限制以及再融资时间间隔、资金用途的监管相对宽松。比较美股港股以及新三板市场,预计科创板会在再融资的时间隔要求、发行审核等方面有所放宽。减持制度需要与战略投资者的间隔匹配,短期内或将依然比照A股。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