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商业快报  
富春江涌品质潮
2018-11-21 09:57:29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张律本报记者曹吉根

  “双11”,刀剪老字号“张小泉”的天猫旗舰店换上红装,第一时间加入到了最新一波线上购物盛宴中。作为一个始于1628年、光绪年间已有名气的传统老制造,“张小泉”在电商时代继续秉持良钢精作的品质,连缀起了300多年的品牌价值。

  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是“张小泉”在市场上的正名。2016年,该公司就成为了浙江富阳首家获得“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的企业。而在富阳全面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工作的当下,其所在的传统制造业又成为多位一体创新试点格局的重要路径之一。正如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所说,“‘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与企业发展可以相互促进。”随着富阳试点工作一系列政策方案的发布实施,越来越多当地企业也加入到了这股提质增效促发展的浪潮中,在监管部门引领下一步步实现品牌升级。

  截至目前,共计17项“浙江制造”标准已在富阳发布实施,累计4家企业获得了“品字标”认证,3家企业自我声明授权使用“品字标”。同时,8项“浙江制造”标准正在制定,10家企业处于“品字标”重点培育过程中。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优质品牌,在富春江畔许多标杆制造企业中,正逐渐成为新的共识。

  不分大小只看匠心

  “当时,区市场监管局专家带我们几家企业对接‘品字标浙江制造’评定事宜,看到另外两家大企业在汇报时,我们一度失去信心。因为像我们这样的细分行业企业,规模与产值相对较小。但最后我们还是率先争取到了项目,这使我们很受鼓舞。”浙江华鹰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华鹰)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制造”不一定是大企业的专属品牌。在富阳本地民营企业中,很多像华鹰这样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的企业,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据了解,华鹰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赛艇制造企业,其产量在世界范围内都颇具优势,但与许多其他行业相比规模仍非常有限。为引导富阳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在全面推进试点创建工作中,富阳特别成立了以14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着眼“精准化”帮扶,以骨干龙头为引领建立梯度培育体系,瞄准目标企业、目标产品实施个案精准对接,将“品字标浙江制造”的特性要求有效传导到包括细分领域企业在内的生产经营实践之中。目前,已有75家企业纳入省级重点培育库。

  “专精的业务范围必然要求专业的产品水准,”据华鹰产品相关负责人介绍,“赛艇虽然不大,但制造涉及的物料繁冗复杂。但对于哪怕一颗螺丝钉,华鹰也设定了极高的要求,必须经过180天的防锈测试才可用于生产。”产品的一丝不苟,使该公司在“品字标”争创中脱颖而出。

  同样是“精”,“张小泉”的匠心更有一份传承意味。相较国内普通钢材高上20多倍的原料用钢成本,采用自动化、数控化设备进行硬度、锋利度、耐用度检测的理化实验室,都使人联系起其过去流传下72道传统制剪工艺的精神内核。“不做中国的‘双立人’,要做世界的‘张小泉’。”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