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商业快报  
险资股权投资松绑驰援实体经济
2018-11-01 09:23:38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10月26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是继《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在今年年初摘掉“暂行”帽子之后,银保监会驰援实体经济的又一重大举措。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瑞秋、律师金欣近日对《保险资金投资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详细解读,认为征求意见稿取消了险资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有利于成长阶段的新兴行业获得保险资金股权投资;进一步放宽了保险公司股权投资的资质条件,保险资金将在民营经济融资环境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取消险资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

  据金杜律师介绍,在《征求意见稿》出台之前,2010年颁布的《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管理办法》和之后相继颁布的《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通知》等规定,构成了保险公司参与股权投资的主要法律监管框架。

  相较于2010年出台的《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保险资金股权投资行业范围从“白名单”制度转换为“正面引导+负面清单”机制。一方面,不再限制保险资金重大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投资标的不再局限于保险类企业、非保险类金融企业和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养老、医疗、汽车服务等企业的股权,而是要求保险公司综合考虑自身实际,自主审慎选择行业和企业类型。另一方面,保险资金仍以“审慎、稳健、安全”为投资大原则。除了2010年出台的《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管理办法》所列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具有稳定现金流回报预期或者资产增值价值,高污染、高耗能,未达到国家节能和环保标准、技术附加值较低等企业股权”仍是“禁区”之外,新增了其他审慎性条件,构成“负面清单”。“这一改动对正处于募资寒冬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金杜律师此前在代表险资进行股权投资时曾遇到一些业绩良好、有投资价值的目标公司,但苦于不在法规所列的“白名单”之中,最后无法获得投资。“考虑到目前热门投资行业为TMT、大健康、大消费、大金融等领域,监管层从硬性标准为主的监管方式转变为更灵活的差别化监管方式,有利于一些处于成长阶段的新兴行业获得保险资金股权投资。”金杜律师表示。

  投资条件进一步放宽

  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放宽了保险公司股权投资的资质条件,如保险公司上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要求从150%降低为120%,不再要求上一会计年度盈利,净资产要求由10亿元人民币降低为1亿元人民币等。金杜律师称,这一举措将更多保险公司纳入可以开展股权投资的范围之中,与政府部门提升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金融的可及性的监管思路相一致,保险资金将在民营经济融资环境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此外,征求意见稿将保险公司投资同一股权投资基金账面余额的比例由20%提高为30%。金杜律师认为,这将有利于保险公司将更多资金投资于股权投资基金,这一积极信号显示未来保险资金很可能会成为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重要的资金来源。

  投资能力及风险管控要求提高

  在放开保险资金股权投资行业限制的同时,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提高了股权投资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相关要求,包括要求保险公司投资团队已完成退出项目不少于3个、股权投资基金未上市权益类资产占比不低于80%、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机构应当完成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登记等。金杜律师分析称,考虑到征求意见稿取消了险资股权投资的行业限制,保险公司对很多潜在的目标行业可能并不熟悉,因此对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专业投资团队建设及风险控制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以管控股权投资业务所带来的风险。

  尚待进一步完善

  征求意见稿在为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松绑的方向上迈了一大步,这对于保险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而言都是利好消息。然而,金杜律师亦指出,征求意见稿中新增的资质要求在实践中如何适用,尚存在不确定性。如“保险公司投资团队已完成退出项目”的数量如何计算,是否需要参照对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机构的要求,必须为“主导人员”合计退出的项目数量。这些问题尚待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后进一步明确。

  与此同时,虽然实践中对保险资金股权投资形式灵活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征求意见稿仍采取了较为保守的态度。例如,某个保险公司希望以“债转股”的方式进行股权投资,但是因为《2010年股权投资办法》仅对保险资金以“债转股”形式进行股权投资作出原则性允许的规定,缺少进一步实施细则,因此在实践操作中难以推进。但是,本次的征求意见稿仍然保留了这一表述,并未对此作出进一步详细规定,因此征求意见稿对保险资金股权投资形式上的松绑程度仍然有限。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