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8年的壳市场,市场参与各方看法不一。
有券商中介人士觉得壳市场寒冷,如今难撮合哪怕是一笔交易,难买难卖。有代替上市公司董事长负责谈判欲买新壳的人士则认为,价格谈拢就好说,但关键是怕踩“雷”。有券商投行部总经理坦言,现在壳费已到合理地带,买卖壳交易依旧活跃。
虽有分歧,但共识也很明确:壳转让带来暴利的黄金时代已不复存在,过往的“主动式”卖壳也已变为“被动式”卖壳。
更明显的是,市场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极大转变,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背后是当前不少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危机、现金流紧张、市场趋于理性、壳股稀缺性不再等。
由此,壳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现象:比如转让方在卖壳时还需签订业绩对赌协议,所谓对赌式卖壳数量正在悄然增多。
壳市场降温
“少了!”这是来自成都本地某券商投行人士的一句感叹,对于她而言,今年A股壳市场有点冷,她已不记得上一笔经手的卖壳单子是在什么时候了,“现在买卖双方很难谈拢价格,市场的壳比以前多,各方都在观望。”
“多了!”这是某券商上海投行部一位负责人的感叹,在他看来,今年A股壳市场交易活跃,冰点还未到来。“壳费下降,市面上的好壳太多,吸引了资方的关注,相比而言,买壳方的谈判余地更大。”他说。
上述两名受访对象都是来自券商投行的专业人士,表面上两个判断相互矛盾,但其背后逻辑却一致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