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商业快报  
股民应理性看待回购概念股
2018-10-22 09:00:17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忠安)“一天就有十几家公司发布回购预案,在这A股历史上还是首次。”一位市场士表示。记者梳理发现,仅10月份以来短短的10个交易日,累计有65家公司宣布或大股东提议实施股份回购,涉及金额高达184亿元。监管层表示,支持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但要严防仅蹭热点。

  年内350多只个股拟回购

  涉及金额超千亿元

  金发科技20日发布公告称,10月19日,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袁志敏提议公司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的函,资金总额不低于10亿元,且不超过20亿元。

  而20日当天,除了金发科技外,还有蓝盾股份、澳洋健康、裕同科技、安科瑞、九阳股份、良信电器等8家公司发布了股份回购预案。同时,和邦生物、兰州民百、智光电气、科达洁能、昆药集团等9家公司18日也公布回购预案。这些公司回购规模都不小,如和邦生物表示,该公司拟回购总额不低于2亿元,不超过1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58元/股。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有35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公告,涉及金额超过1000亿元。特别是四季度以来,回购预案剧增,短短的10个交易日,就有65家公司发布回购预案。如果按照回购金额上限测算,累计将投入的资金183.99亿元。

  多数上市公司称,回购股份主要是为了提升市场信心。

  另外,海通证券分析师荀玉根指出,对比今年以来海外成熟市场的月均股票回购规模相对总市值占比,A股回购规模未来增长空间较大。

  监管层:要尽快完善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少公司发布回购计划后,回购金额与上限相差甚远,有些甚至长时间“按兵不动”,甚至有投资者怀疑部分公司利用回购消息来刺激股价,但最终不一定实施。

  深交所也表示,支持具备条件的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董监高依法合规回购、增持股份。但上市公司及相关股东、董监高,在制定回购、增持计划时应量力而为,合理评估可执行性,切实履行诚实守信义务,不得通过忽悠式增持、回购,损害投资者利益。下一步,深交所将继续加大对股份增持、回购行为的监管力度,落实信息披露要求,引导相关主体依法合规增持、回购股份,切实维护市场运行秩序,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上周五,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指出,要尽快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相关修法草案已经按照立法程序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证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高效率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依法合规回购股份。

  “只有回购的股份注销掉才能真正提升每股的含金量,而回购的股份用来作激励的,可能会给市场带来暂时的利好刺激,但由于这部分股票最终还是会流向市场,对每股收益含金量,没有实质性提升。”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券商人士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表示。因此,他建议投资者在面对“回购概念股”时,也要甄别。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