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地方国资接盘民营企业股权的步伐陡然加快。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2018年以来已有37家上市公司宣布国资入主,还有多家公司引入国资作为战略投资者。
那么,在地方国资中,哪个省市出手最为阔绰,收获的上市公司平台最多?其斩获的上市公司平台又有哪些特点?
深圳、山东国资成接盘主力
近期深圳对上市公司的“救助计划”引爆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也密集发布引入国资公告。
9月份至今,已有必康股份、中天能源等18家公司宣布国资入主。仅10月16日,就有环能科技、兴源环境、易尚展示等多家公司公告,将引入国资作为控股股东或重要战略股东。
梳理发现,山东、福建、四川、河南等17个省市的国资均已出手接盘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深圳、山东、北京、河南、湖南五地国资成为接盘主力,接手19家公司股权,占比达到一半。
深圳国资出手最为阔绰,速度也最快。在一个月时间内拿下怡亚通、英唐智控、梦网集团控股权,并成为英飞拓和科陆电子的重要股东。
深圳市政府近日出台了促进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已安排数百亿专项资金,从债权和股权两个方面,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具体入股企业由深圳高新投、鲲鹏基金等管理机构按照市场机制和专业判断自行遴选。
此外,山东也成为国资入手上市公司股份最多的省份之一,分别拿下了当代东方、鲁银投资、*ST天业、美晨生态、腾信股份控股权。除了深圳、山东两地之外,北京、湖南、河南地方国资紧随其后,入手的上市公司股权均为3家。
资料图
看重产业协同效应
“近期国资接盘案例增多,一方面,在去杠杆大背景下,很多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率接近100%,大股东资金链紧张面临爆仓风险,所以主动寻求国资进场,缓解流动性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壳价’不断走低,许多地方国资有寻找上市公司作为资本运作平台的意愿。”长城证券并购部总经理尹中余说。
梳理发现,深圳、北京、河南等地国资出手救助的对象多为注册地在当地的上市公司。不过,也有地方国资大举拿下不属于自己行政区划内上市公司。比如,注册地在山东的合力泰,就被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收入囊中,而注册地在陕西的广誉远有望被新疆的中泰集团拯救。其中一个鲜明特点是,能否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成为推动交易的内在动力。
以合力泰为例,接盘方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与合力泰在业务经营上有一定的交叉重合,二者均在电子元器件行业。在对赌期内,合力泰仍由以文开福为核心的管理团队依法独立运营。
合力泰10月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表示,公司引入国资背景重要股东作为大股东,将有利于公司长期战略发展需求。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获得3A级评级,为此对公司未来发展和业务中的资金需求给出充足保证。
英唐智控10月10日宣布,公司拟引入战略投资人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