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商标纷争再起波澜。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记录,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红牛中国”)的营业期限至2018年9月29日已满。但对此,红牛中国和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国天丝”)各自发表了几则声明,唇枪舌战,争议不断。
从蜜月期到诉讼拉锯战,红牛中国和泰国天丝的故事可谓一波三折。在红牛中国营业期限到期之际,红牛商标在中国的归处依然是个悬念。双方最终将握手言和,抑或是分道扬镳?围绕红牛商标的相关问题,时代周报记者分别向红牛中国和泰国天丝方面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但可以看到的是,目前双方均在“后红牛时代”谋划布局,“留了一手”。泰国天丝方面表示,将决定启用新的合作伙伴和运营模式,提供红牛产品。而“红牛中国之父”严彬在推出能量饮料“战马”之后,近日旗下产品国产芙丝水也已推出市场。这也被业内人士看做是在红牛之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严彬作出的新防守举措。
营业期限已到大限?
时代周报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看到,红牛中国成立日期是1998年9月30日,营业期限至2018年9月29日。尽管营业期限已经到期,但目前红牛中国依然处于“开业状态”,在“变更信息”一栏,则显示“暂无变更信息”。
对于营业期限的问题,9月29日上午,红牛中国发表声明称,自身的经营期限是50年,并非只有20年。红牛中国表示,该公司现已按照法律程序向相关主管部门递交了营业期限延长申请,营业期限的延长正在办理过程中。
在红牛中国声明发表后不久,9月29日下午,泰国天丝以红牛维他命的控股股东红牛维他命饮料(泰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国红牛”)和股东之一的英特生物制药控股有限公司的名义联合发布声明称,红牛维他命经营期限业已届满,应当立即清算,并停止与清算无关的一切经营行为。在过渡期,泰国天丝将决定启用新的合作伙伴和运营模式,提供红牛产品,并妥善安排红牛中国的员工。
对此,9月30日,红牛中国又联合泰王国华彬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国华彬”)发布声明称,泰国红牛是严彬领导的泰国华彬与泰国天丝共同设立的泰国合资公司。泰国天丝此前自行以泰国红牛名义作出的关于终止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合作经营的决定,未得到公司股东会、董事会批准,系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单方作出的,不代表泰国红牛及泰国华彬真实意思。
9月30日晚间,泰国天丝又进一步声称:“红牛维他命饮料(泰国)有限公司,特此向公众澄清,今天早些时候由声称代表本公司的个人/组织与泰国华彬国际集团发布的所谓《联合声明》不仅是错误的,同时也是非法的,目的只是为了误导公众,并进一步拖延合法的法律程序。”
双方隔空交锋,也是红牛中国与泰国天丝这些年关系的缩影。从2015年底开始,红牛中国和泰国天丝的矛盾逐渐爆发,围绕着商标、股息、股权等多项内容,这场红牛之争已持续2年多。
“双方出现矛盾,归根到底是利益分配问题。”企业战略定位专家、上海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指出。
不过,由于目前双方股权关系错综复杂,红牛中国营业期限能否顺利办理延期仍存疑问。
国信信扬律师事务所的刘华广律师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按照国内相关法律规定和前述情况,红牛中国延长公司经营期限需要通过全体股东投票表决,通过三分之二股东同意方可决定延长经营期限。此外,公司的表决权一般以公司股东的持股比例计算,具体则由公司章程决定。
而由于控制泰国天丝的许氏家族在红牛中国占有一定的股份,这意味红牛中国申请延长经营期限就不得不跟许氏家族方面打交道。时代周报记者向红牛中国公关人士询问是否有召开全体股东大会来决定延长经营期限,以及办理延长经营期限的进展,但未获任何回复。
养父与生父之争
红牛中国和泰国天丝也曾有过蜜月期。
“红牛”的创始人为许书标,是在海南出生、泰国长大的华人。上个世纪70年代,许书标的工厂研制出一款内含水、糖、咖啡因、纤维醇和维生素B等成分的“滋补性饮料”,取名为“红牛”。到了90年代,许书标想把红牛工厂开到中国,却在政府审批上频频受阻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