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商业快报  
【脱贫攻坚
2018-10-16 10:04:24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一条天渠云中穿,潺潺清泉流稻田。在贵州省遵义市平正乡大山深处,白墙黑瓦、褐木为梁的农家乐,可观苍穹的星空木屋,温馨舒适的度假酒店,极具特色的民宿……一路蝴蝶相随,景致宜人。

  

  团结村新貌

  实际上,不久前这里更为人熟知的,是绕三重大山、经三处绝壁、过三道险崖的“大发渠”。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的老支书黄大发,历时36个春秋,绝壁凿石引水,带领村民修建一条长10公里的“天渠”,改变了当地缺水的贫困面貌。

  “不服输”“不认命”,是外界对“大发”精神的赞扬。这份精神,流淌于“大发渠”的汩汩清水里,更印刻在团结村人的心中。如今,“大发”精神有了“续集”。

  水到渠成,不但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好

  在大发渠建成前,水对于团结村来说是救命的东西。

  在大发渠建成后,“怎么富”就成了团结村的当务之急。

  以前,在黄大发老支书看来,只有把水引过来,实现水通、路通、电通,让老百姓吃饱,才能把“穷”字扔掉。

  为了兑现“带领村民致富”的诺言,除了用锄头、钢钎、铁锤在悬崖绝壁间凿出生命“天渠”,黄大发更先后带头搞起了养殖业、种植业,带领群众“坡改梯”……

  然而,脱贫只是目标,振兴才是目的。

  “中天金融携手黄大发,引金融活水,灌溉乡村梦想。”近期,央视的一则公益片引起关注。

  从村支书到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从带领村民开渠引水到携手中天金融精准扶贫。黄大发一口不变的仍然是“共产党员要敢于担当、甘于奉献,要立起腰杆、经得起风雨,只要村里还有一个贫困户,自己就必须带头干。”语罢,话语里还多了一份自信和欣慰,“现在的团结村正在起步,真的高兴。”

  在他看来,中天金融集团进来以后,走村探寨,帮助村民提高了认识,转变了思想。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团结村的发展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我们要继承历史,不忘初心。”

  

  村民的新家

  点石成金,脱贫要输血更是造血

  2017年4月底,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号召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引领下,中天金融作为企业帮扶入驻团结村,接下了“学习黄大发精神,决心拔穷根、富百姓”的脱贫攻坚接力棒。经过3个月的调研,在2017年7月正式启动了“金融活水,灌溉乡村梦想”为主题的精准扶贫项目。

  从打造大发渠的“韧”字精神实践地出发,中天金融集团创新提出“以三变融合三产振兴三农”的“三三三”扶贫模式。即以“三变”思想成立平台公司,让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盘活农村资源。

  据介绍,46.2平方公里的团结村是典型的“空心村”,地广户散、交通落后、老幼留守、房屋破陋、土地破碎、产业匮乏。中天金融以金融之名将团结村的沉睡资产“大发渠”唤醒激活,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以乡村旅游推动建设富美农村,以就业创业推动新型富裕农民,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

  如今,在团结村有了自己的农特产品品牌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