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8日,由上海朵云轩联合北京文史馆主办的“翰墨乾坤·情铸河山——著名山水画家黄正襄遗作展”在上海拉开帷幕,画展集中展示了黄正襄先生遗作80余幅,其中有许多精品之作首次公开展出。上海文史馆副馆长沈飞德、上海图书馆副馆长何毅、上海中国画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陈翔、上海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耿鸿民、北京文史馆馆员、著名画家田世光之子田镛、北京大学书画研究会会长、教授张振国、北京大学金石书画研究室主任、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李燕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国新、胡润艺术总监、著名艺术评论家杨建勇、上海朵云轩副总经理金柯等领导及业内专家参加了开幕式。黄正襄是我国著名的山水画大师,一生致力于山水画的研究创作,他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将南宗、北宗山水技法融为一体,独创出新的绘画风格,世称“黄氏山水”,在当代画坛成就显著。
图片1.png
画展开幕式现场
图片1.png
北京大学金石书画研究室主任、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李燕生在开幕式上致辞
北京大学金石书画研究室主任、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李燕生高度肯定了黄正襄的艺术成就,他在致辞中说道,黄先生的作品既有中国画的笔墨气韵,又有西方绘画的色彩、光影、虚实、透视。将中西方绘画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并且推陈出新,凸显出了个人深厚的艺术素养,将国家情怀和个人命运紧密的融合在一起,有着强烈的时代特点,这样的作品一定会是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所有的这些艺术成就当然离不开黄正襄先生在艺术方面的刻苦探索。先生出身书香世家,1944年考取北京大学,1948年毕业。在京期间,黄正襄由齐白石引荐,拜国画大师胡佩衡为师,专攻山水。
胡佩衡先生是公认的中国近现代书画大家,与齐白石、蔡元培等都是好友。黄先生的作品从胡先生的评价中我们就能感受的出来,胡先生曾用两句话概括黄正襄的作品:一是“精细可爱”,二曰“不断致力于继承古人和吸收先进笔精墨妙的技法”;前一句是讲画法风格,后一句是指出它们与传统的密切关联。
今天欣赏了这么多黄先生的遗作,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名老画家的艺术功底,感受到作品所散发的活力和生命力。他所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笔墨,有石涛前辈的遗风。中国画中山水渲染是最难的。他从传统里入手,又融入自己的新意,推陈出新,这让我非常敬佩。
附:黄正襄简介
黄正襄先生出生于书画世家,祖父黄玉柱,父亲黄宗鼎都是清末知名画家,上世纪40年代,考入北京大学,拜在国画大师胡佩衡门下专攻山水画。继而在美专进修西画。多年来,他遍溯古今名作,周游名山大川,潜心创作,使其山水画立意新奇,神韵丰满。在创作手法上,他既重视发扬国粹,又积极吸收西画的精髓,使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相结合,明暗色调与线描力度相融会。于是画风既有古典画法的浓淡干湿、抑扬顿挫,又有透视虚实、色新斑烂之效果。他将南宗、北宗山水技法融为一体,独创出新的绘画风格,世称“黄氏山水”。
天道酬勤,他的山水艺术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作品被台盟中央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收藏陈列,作品《长白山图》作为中共中央向朝鲜金日成主席赠礼。先后应邀在洛杉矶、纽约、新加坡、香港、台湾、澳门等多地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黄正襄山水画技法》《黄正襄画集》《黄正襄画选》和《黄正襄诗画》等书。黄正襄先生身体力行,为推动中国山水艺术的蓬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图片2.jpg
黄正襄作品《飞流直下三千尺》
图片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