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央广《王冠红人馆》财经报告——刘士余主席监管会议讲话深度透视
2017-02-14 16:41:58  来源:央广网  作者:朱珊珊  分享:

黑嘴分析师为何屡禁不止?提速IPOA股有哪些影响?“大鳄”与“小妖精”们今年要挨打了?央广《王冠红人馆》为您深度解读证监会刘士余主席讲话释放的几大信号。

  

  一、 解析——黑嘴祸害深竟是谁买单

  2017210日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点名批评股市“黑嘴”,一些券商分析师“语不惊人死不休”,预测指数能到个位,黑嘴股评屡禁不止。这背后反映出,在供需两端都有庞大而扭曲的市场。

  ·需求侧:投机股民养肥了黑嘴股评

  首先,不光是股民,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投机取巧的愿望,有想要赌一把的冲动。我们能够理解这种心理,实际上是一个对自己运气或者命运自信的反应,简单地相信坏事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其次,人的心中总有一种美好的图景,凡事更倾向往好的一面幻想,而听了太多一夜暴富的故事的股民,潜意识里是有这种幻想的。股民希望有简单又短期的以小博大,一夜暴富,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概率极低。在投资领域,我们应该有控制风险的意识,执行之前要先考虑最坏的结果自己能否接受。

  

  最后,投机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需要技术和判断力水平,就像买彩票的人很少有算概率的,而万千股民又有多少认真研究过每只股票每个上市公司的数据、财报和公告的呢?在这种严重的认知失调情况下,有个“经济学家”告诉你能涨到多少点,告诉你现在是“钻石底”“金刚底”“婴儿底”,言之凿凿的就像是坐穿梭时空来拯救世界的,这样的言论对于本身知识和技术水平有限的股民来说绝对是很诱人的。

  ·供给侧:“点击量”造“砖家” 语不惊人死不休

  互联网传播环境下,信息过载使得一篇股评想要杀出重围就得靠“狠”劲儿,雷人雷语才有吸引眼球的效果,才能有点击量。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分析师们比拼的不是谁分析得有理而是谁的“雷声”大,言论质量也越来越不可靠、不可信。

  

  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一种逆淘汰,客观理性的讲长期投资价值的声音得不到传播,而标题党却截留了大量的流量。最终是这些点击量数据造就的所谓“经济学家”在各大平台吃香喝辣。这种恶性循环不论是对国家、市场还是股民的利益都是严重的损害。

  更诡谲的是,就算退一万步说,如果这些黑嘴分析师真的有料,真的有预测未来的能力,或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天才分析得出的真理,他们绝不会发福利广而告之。从简单的经济学原理来讲,市场上就这么多资金,如果所有人都预知了未来,那么每个人都赚不到钱。一个理性经济人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而这种发福利的行为则与这一信条完全相悖。

  

  再者说,就算真有乐善好施的“股神”来发福利,像英国脱欧这样的系统性风险,在时空飞船发明之前也是根本预测不出来的。

  ·刘主席强调价值观:少几分浪漫多几分理性

  股民在股票市场中一定要本着学习精神,而不是投机精神。去年两会之前刘士余主席上台之后,非常重要的战略性工作就是对于A股价值观的纠偏,严打借壳,上市资质的回头看等,就是告诉大家,要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质量,上市公司背离价值,资本市场脱离实体经济,不酿成大祸才怪,不管上市公司还是股民,少几分浪漫,多几分严谨,多几分理智。

  二、     观点——IPO提速开放外资两手抓

  ·新股 IPO将回归正轨,恢复A股的融资本位

  从2015年7月到10月零发行之后,新股IPO缓慢开闸,20171月份新股发行数量达到53支。IPO提速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市场资金,有可能短期内引起短期的股市下行,但是其本质是让资本有更多、更合理的选择,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同时更有利于打击炒作壳资源等拙劣的短线行为,使A股正本清源。

  

  很多人因为怕IPO提速影响大盘重心,所以听到2-3年解决堰塞湖的消息认为比预期的慢而高兴。但央广《王冠红人馆》提醒大家,这是自欺欺人的说法。当前关键的问题是,A股的上涨不是建立在对于业绩一致预期看好,而是处于壳资源不够,三千支股票还太少。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投资的多寡不能代表股票质量,处于低质低效的运作状态。刘士余主席也在会议上说了,IPO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实是好事,资本市场要找米下锅反而出大事。

  ·金融供给侧改革 建立良性制度是关键

  股指稳定和融资力度是不对立的关系。没有IPO数量的提升,资本市场这些丑恶的现象更难从根本上解决。比如说壳的事,如果IPO的数量慢慢上来了,可能要配套退市的制度也完善了,壳的价值下来,大家还炒壳吗?这样才能优化市场的资源配制,促进良币驱逐劣币。刘主席表态说,2017年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力度会进一步提升,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让上市公司不能背离实体经济和价值。

  注册制既不要理想化,也不要神秘化,务必理解制度,咬紧牙关,保证质量好的公司能够上市。

  同理,扩大开放外资实质上是在加速A股的国际化、市场化的进程,放开外资进入是打开了需求端,而开放外资企业进入A股市场相当于在供给端给了中国股市新机会。这不仅能为场内的资金提供更多优质的新标的,更是中国的资本市场进一步国际化的新里程碑。

  

  春节期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是战略性的表态。中国加入WTO已经16年了,但是金融领域开放的速度仍比较慢,国办下发的这个《通知》特别指出,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深化改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要进一步开放外资,特别是跨国投资还有产业在A股的上市和注册。

  这就意味着,外资只要符合我们的进场制度就可以进来,我们是在公平公开的市场上以上市公司的质量和业绩来公平竞争,那么投资者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投资质量在市场化的竞争中一定会趋于更加优质。

  三、     前瞻——制度端供给侧改革值得期待

  在本次工作会议上,刘士余主席将监管矛头直指“资本大鳄”,表示“资本市场不允许大鳄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这表明严惩资本大鳄违法违规割韭菜将是未来的监管重点之一,而说到险资,刘士余主席特意明确了小妖精的概念,是指公司规模小,而非入资本市场资金小的险资。保监会的副主席也提过,保险资金要做长期资金提供者,不能做短期资金的炒作者,要做善意的投资,不做敌意的收购。

  

  证监会和保监会的负责人先后表态,实际上是对制度端供给侧改革的前瞻,同时这也是十分重要的时代命题。险资冲进股市是很典型混业经营,而当前监管制度是分业监管,证监管证监,保监管保监,到底如何进行系统立体的监管,非常值得期待。

  四、     总结

  本次证监会刘士余主席的谈话,从方方面面透露出加强监管的信号。一方面,未来的监管重点仍然是围绕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虚假陈述等证券欺诈行为,另一方面还要包括“黑嘴”在内各种操纵行为也将会受到严厉打击。接下来的两三年内,IPO不会放缓,刘士余主席给出了稳定的预期,那就是IPO会继续稳步推进,而注册制也必将建立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之下。此外,不论是IPO的稳步推进还是扩大开放外资的利用,都是对于中国股市供给侧的改革。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让上市公司不能背离实体经济和价值,有利于优化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此番表态,刘士余主席将矛头直指“大鳄”和“小妖精”们,表明严惩资本大鳄违法违规割韭菜将是未来的监管重点之一,这是证监会敢于亮剑、善于亮剑,决心净化资本市场生态环境,加强稽查执法力度的重要表态。

    央广《王冠红人馆》舆情课题组 执笔 朱珊珊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