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融资融券规模不断壮大,融资客一举一动已能在A股市场中掀风起浪,甚至走出独立走势:10月10日以来沪指持续回调,但期间沪深两市融资余额从6427亿元升至10月22日的6807.04亿元,这被认为与9月两融标的第四次扩容有关。因此,9月22日新增的逾200只两融标的进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视野。
记者根据iFinD数据统计发现,9月22日~10月22日,不少新扩容标的被融资客相中并大肆加仓,截至10月22日,有交易数据的208只新增标的合计融资余额已高达565.07亿元,占A股两融市场融资余额总金额的8%左右。其中,更有19只标的股数据增长迅速,单只标的融资余额均逾5亿元。
大扩容引融资客抢筹/
因为融资融券市场持续兴旺,巩固了各方做大做强的信心,因此管理层在今年9月进行第四轮扩容。9月12日,上证所、深交所分别公布了 《关于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相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的通知》。通知称,上证所将原396只两融标的股扩大至500只,原9只两融标的ETF维持不变;深交所将原299只两融标的股扩大到400只,维持原6只两融标的ETF不变。
上述扩容已是两融标的第四次扩容。2010年,两融业务试点期间共计有90只标的股,结构上大型蓝筹股占据主导地位,这被认为在试点初期起到了稳定市场运行的作用。随着两融业务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一直受到供给端偏少的限制,标的股扩容成为在供给端打开业务空间的主要途径。2011年11月、2013年1月、2013年9月和2014年9月,融资融券四度扩容,扩容后标题增至900只。
据华泰证券(行情,问诊)介绍,目前两融业务增长势头迅猛,需求端的快速扩张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供给端标的范围偏小的抑制。2014年9月的两融标的扩容,将在两个方面再次打开券商两融业务收入空间:一是标的数量扩张将直接对两融业务、券商收入形成正面激活作用;二是标的结构上的变化将使融资融券产生更多潜在业务机会,激活市场交易,为券商贡献收入。同时,两融业务增长模式将由中小投资者驱动向机构投资者驱动转变。
新扩容标的无疑给了融资客更多选择,短时间内引起融资客抢筹旋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据同花顺(行情,问诊)iFinD数据统计显示,从两融标的今年9月22日正式扩容到10月22日的一个月时间里,有数据的208只新增两融标的融资余额,从无到有已达到565.07亿元,相当于两市融资余额6807.04亿元总额的8.03%。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