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频道 > 娱乐焦点  
9日重要财经解读汇总
2014-06-09 09:10:24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6月09日讯 5月外贸增速转正 预计下半年会逐步回暖

  海关总署昨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18万亿元人民币,由前4个月下降3.1%转为增长1.5%。其中,出口1.2万亿元,由前4个月的下降4.8%转为增长5.4%;进口0.98万亿元,下降2.9%;贸易顺差2204亿元,扩大70.3%。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表示,5月份出口增幅符合预期,毕竟中国是第一外贸大国,从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以及目前欧美经济复苏的进程,都显示中国外贸并不会太悲观,保持个位数的增幅属正常。

  总体来看,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0.3万亿元,同比下降2.2%。其中,出口5.4万亿元、进口4.9万亿元,分别下降2.7%和1.6%,累计顺差4366亿元,收窄13.6%。

  对于最新的贸易数据,在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看来,出口增幅符合预期,这与欧美经济回暖以及扶持外贸政策的效果有关,加之去年1~4 月因外贸虚增导致前4个月基数较高,剔除基数因素,5月份数据回归正常。而进口持续下降,显示内需不旺,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相吻合。

  但王军认为,对于进口增幅回落略感意外,一方面反映国内需求不旺,另一方面也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导致进口总额下降有关。随着中国稳增长政策的落实,估计下半年进口增幅也会逐步回升趋于正常。总体看外贸形势尚可,也会对整体经济形成支撑。

  与此同时,我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进一步走强。今年5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2.3,较4月提升0.4,已连续3个月提升,分析人士指出,未来2~3个月我国出口将继续好转。

  王军表示,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外贸的政策,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及欧洲央行的降息也对中国外贸的大环境形成利好,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出口仍会保持一定增幅,完成全年外贸7.5%的目标虽有难度,但不是没可能。

  国务院5月中旬出台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细则,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加强进口,扩大国内短缺资源进口及扩大原油进口渠道;同时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保持货物贸易稳定增长,支持服务贸易发展。

  牛犁指出,从趋势看,下半年出口仍会保持7%甚至更高的增幅,毕竟欧美仍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其经济复苏是中国外需保持增长的主要原因。而进口方面,考虑到年年都存在前高后低的基数因素,预计下半年也会逐步回暖。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6月09日讯 受食品价格回升带动 5月物价料大幅回升

  4月受蔬菜、猪肉价格下跌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仅为1.8%,创18个月以来涨幅低点。进入5月,猪肉鸡蛋价格双双大幅上涨,受此影响,多家机构预测,5月CPI同比增长可能在2.5%左右,较4月大幅回升,预计全年物价将保持“小步慢走”的温和上涨态势。

  和4月不同,5月猪肉价格扭转持续数月下跌势头而大幅上涨,成为影响当月物价主因;鸡蛋价格同样出现较快增长,两个多月上涨近两成;蔬菜价格则继续下跌,但跌幅收窄。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指出,5月中上旬猪肉价格出现了一轮快速上涨,虽然下旬有所回落,但仍将拉动食品价格环比降幅收窄,预计5月食品价格环比下滑0.3%,非食品类价格环比上涨0.1%,同时考虑到5月翘尾因素回升至1.71%,预期5月CPI增速同比在2.4%左右。

  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也认为,5月CPI回升的原因主要受食品价格的回升所带动,预计5月CPI为2.5%,比4月回升0.7个百分点。5月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分别同比上涨4.4%和1.6%,涨幅分别比4月变动2.1和0个百分点。

  机构普遍预测5月CPI同比涨幅将比4月显著回升,在2.3%~2.6%之间波动。比如,中金公司的预测只有2.3%,而交通银行的预测却达到了2.6%,第一创业证券预测5月CPI同比上涨2.5%。

  不过,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当前猪肉价格回升并不足虑,全年CPI涨幅在3%以内。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表示,5月开始CPI应该会回升到2.4%左右的水平上,下半年还略高一点,但绝不会超过3%。今年可能有一些资源税要适当调整,从而让短期物价略涨,但是短期的财税制度改革主要是营改增,又会使得服务业价格下降,综合来看,资源税调整对CPI的影响会低于减税的影响。

  国信证券发布的最新研报指出,当前猪肉价格回升并不足虑。首先,未来数月是猪肉消费淡季,这一反弹难以持续,如果有风险,至少也要等到三季度末消费旺季来临;其次,尽管经过一轮去产能过程,但当前能繁母猪的数量仍然较高,限制了价格反弹的高度;最后,在经济疲弱、货币政策谨慎的背景下,猪肉价格周期性回升尚缺乏基本面的持续推动力。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6月09日讯 近三成"宝宝"收益破四 资金宽松致银行定存收益下降

  6月9日,据中国基金报报道,据该报记者新统计显示,今年4月以来随着银行间市场利率的不断走低,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宝宝类产品作为货币基金中的一员,难以摆托收益率下滑的趋势。

  最新的统计显示,50多只宝宝中最低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下降到了3.219%,为申万菱信基金公司旗下的“现金袋”,对应的货币基金为申万收益宝A。

  值得注意的是,“现金袋”的年化收益率已经低于投资者去银行一年定存的收益率。目前银行一年期定存的基准收益率为3%,大部分银行已经将一年定期存款收益率上浮10%,到3.3%的年投资收益率,“现金袋”不仅最新的年化收益率低于3.3%,从6月2日到6月6日,该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已经持续低于 3.3%。

  中国基金报统计显示,50多只宝宝类产品对应的货币基金中,已经有13只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低于4%,占比约为25%。与此同时,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5%的货币基金数量越来越少,目前只有7只产品。

  对此,有业内专家分析,由于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比以往更宽松,央行已经连续四周进行了净投放,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货币基金新投资的银行定期存款收益率不断下降,不利于货币基金收益率的提高。不过,2014年半年考核即将开始,按照以往的经验,每次半年考核时,银行间市场的中短期收益率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利率阶段大幅上涨的情况,因此有利于货币基金提高收益率,2014年6月下旬的宝宝类产品和货币基金投资有望出现一轮7日年化收益率和万份日收益提升的过程。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