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世间最痛苦的事 就是邻居和你差别太大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共计3402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这仿佛是每个中国小区
都逃不过的规律:
同一个小区里
有爱狗如命的人
就有恨狗入骨的人
有安静居家的人
就有装修赶工的人
有在篮球场打球的人
就有在篮球场跳广场舞的人
业主群里,各种大型互撕现场
更是生生不息,轮回不止
关键是他们
各有各的理,没有谁对谁错
永远不要低估
这些“邻里差别”带来的后果
搞不好,就是一场灾难!
01说一个真事我以前有一同事
清瘦,安静,典型的文艺小白领
为了早上多睡会儿
她租了离公司最近的一个小区
而就是这个选择,让她后悔到炸裂
原来
这个小区,是一个农迁安置房
邻居最爱在中庭里种菜、养鸡、
晒被子、晒谷子、扇蒲扇
天热了,还会光掉膀子,脱下鞋子
两大脚翘,在大桌上抽烟喝茶
最令人奔溃的是
这一壮观场景还有背景音乐
手机外放歌曲《月亮之上》《一人我饮酒醉》
……
她一进小区,就感觉浑身如针扎
找物管投诉,没用
物管解释是
“他们一直就是这生活习惯,又不犯法”
还有一天
一帮邻居在她楼下“打丧火”
(成都人办丧事的仪式)
城里打丧火,就搭个灵堂,打个麻将而已
结果这农村小区打丧火,讲究热闹
那一夜,唢呐震天、音响震地、鞭炮轰鸣
还有一个歌舞团,又唱又跳
吵得她一晚上没睡觉
白天上班时唢呐声、歌舞声仍在颅内嗡嗡作响
一天的工作就此泡汤
她下班后找物管
恳求第二天别搞这么热闹
不料物管反过来凶她
“人家死个人很不幸了,你咋个不尊重死者喃?!”
同事哑口无言
挥之不去的土味,无处不在的陋习
让她格格不入
同事一回家就会把自己锁家里
什么跑步,散步的习惯也随之放弃
搞得自己整天闷闷不乐
她养的那只柯基
也因为半年没有出门
成功患上了抑郁症
02有一个新闻,就发生在今年10月
说的是一个郫县的小区
大概住了两类人
一类是,高新西区工作的年轻人
一类是,年龄偏大的小区土著
这小区的手机信号一直不太好
4G动不动就变成0G
物管好心去找移动公司来修基站
得到了年轻人们的一致同意
结果移动工程师刚到门口
就被这帮中老年人团团围住
“不准修,要修,先要我们的命!”
“给老子走开,不欢迎你”
“敢修我就敢拆!”
原来,这些土著
不知道从哪里看的朋友圈文章
说基站有辐射,而且辐射很大
能导致一百种病
一个在华为工作的年轻人据理力争:
我们就是做这行的,相信我们
基站对我们没影响
结果土著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坚决不让修!
一位老人为了让年轻人妥协
直接躺在门口,搞得像碰瓷一样
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后
最终 真理败给了“尊老爱幼”的传统
年轻人被迫忍受“随时断网”的生活
你能想象年轻人
手机随时断网的结果吗?
▲图片来源网络
03这些就是邻居和你千差万别的后果
平常时
他们的生活习俗
会严重干扰、甚至毁掉你的生活
关键时刻
若利益上有分歧
只会与你作对到底
根本没有调和的可能
社会学关系学专家刘林说过
同一社区里的人
收入、层次、价值观上差距巨大
这种现象叫做“社区不纯粹性”
这种“社区不纯粹性”
会酝酿内部矛盾,恶化小区氛围
增加安全隐患。
情况好一点,人们彼此相敬如宾,表面礼貌
但肯定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
社区文化也如同死水一潭,泛不起一点涟漪
情况更差一点
本来大家心里本就相互嫌弃
极容易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发生争吵
轻则撕逼业主群
重则大闹单元门
最差的情况
彼此之间潜藏的大矛盾
终有一天,也会因为某个导火索而彻底爆发
就像郫都那个小区一样
太古里背后一网红楼盘
名字不用我说了,大家都知道
位置很好,户型很大
本来是为富人群体打造的纯住宅
结果就是因为离春熙太近了
招蜂引蝶一般,引来了很多年轻租客
因为不是自己的房子,各种不爱惜
把房子和公区整的乱糟糟的
然后卫生状况,安全状况一直不佳
▲图片来源网络
最关键是,再后来
还引来了做酒吧、私房菜
咖啡馆、按摩店的商家
半夜三更,也不断有客人进进出出
撒酒疯、唱歌什么的
业主与租客、商家吵架,打架等事件
更是屡见不鲜
最后,该楼盘的二手房价大打折扣
不少原住民气得直接搬了出去
表示一辈子做过最后悔的事情
就是买了这个楼盘
04邻居差距大的社区,各有各的痛苦
领居差距小的社区,却有着相同的幸福
美国加州日落大道
有个叫BEVERLY HILLS街区式社区
这里住的都是清一色的
好莱坞产业链上从业者
比如演员、编剧、导演
明星经纪人、投资人等
因为都是演艺圈的,经常打成一片
彼此之间,或举行酒会派对
或到家拜访、围炉而坐
这个社区被评为美国最活力的小区之一
虽然不少HILLS的居民
赚大钱后就去买了比佛利山庄
但始终不搬过去住
因为
“和志同道合的邻居在一起,简直太美妙了”
▲图片来源网络
同类人居于同一空间
沟通是顺畅的,价值观是相融的
思想是碰撞的,追求是一致的
很多伟大的电影构想
就在一次次看似普通的社交中应运而生
据说,《蝙蝠侠》《终结者》
《本杰明巴顿奇事》《斯密斯夫妇》等电影剧本
就“诞生在HILLS某个别墅的壁炉边”
对了
去年,中国楼市新榜发布了
“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小区”
没有颁给传统的商品住宅
颁给了魔方公寓、you+国际青年社区、
泊寓等主打“社群概念”的长租公寓
住在这些公寓里的人
都是在一二线城市公司的青年白领
具有极强的客群相似性
经常在大客厅里,一起谈工作、谈梦想、谈爱好
据统计,这些公寓
居住者之间的矛盾事件
比普通小区少50%
社区活动与各类社团
比普通小区多80%
物业价值保值性,租金收益
更比普通小区高于100%
可见
人群的纯粹性,社区氛围的统一性
成为衡量当代小区品质的重要维度
05在成都“社区纯粹统一” 其实并不容易
主要原因,就是成都“高低配”楼盘大行其道
(就是洋房、别墅、高层混搭扎堆的那种)
尤其是大盘,物业形态更是五花八门
导致业主也是五花八门、泥沙俱下
不过,社群纯粹做的好项目也有
比如强调“好人与好人在一起”
的中国华商金融中心
比如“THE BEST FOR THE BEST”
的麓湖生态城
还有“全系纯改善”的
蓝光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