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考虑将自由行规模削减20%——尽管争议不断甚至早有预期,但这一动议仍似一枚重磅炸弹,引发热议。
5月26日,香港策略发展委员会举行会议,有与会人士透露,会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主动问及对限制内地游客人数的意见,并提出削减20%自由行旅客的想法。
来港自由行游客数量增多,引起不少香港本地居民的不满,去年内地访港游客增至4070万人次,除了备受争议的“双非”孕妇、“抢”奶粉等事件外,内地游客人数众多导致购物环境拥挤也令香港本地居民越来越感到不满。如何限制自由行以及一签多行人数,近期一直是香港各界讨论的焦点之一。
“我不赞同这样一刀切的做法来限制访港内地游客数量,与旅游有关的行业整体都会受到影响,包括饮食、酒店、零售、交通等。”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代表旅游界的香港立法会议员姚思荣指出,目前自由行出现的问题只是在对民生影响较大的部分地区,如新界东铁沿线的大埔等地,而针对这些地区性的问题不宜用一刀切的办法来解决。
5月27日,在出席行政会议前,梁振英解释,昨日确实讨论过有关减少自由行的事情,但现阶段政府还没有建议,只是在听取各方面意见。在接待游客的能力大幅提高前,特区政府会研究如何放慢游客增速或令游客规模停止增长,也会研究如何减少内地游客人数,再向中央反映意见。
无论如何,身为特首的梁振英第一次主动提及限制游客的安排,多少暗示着香港政府态度的转变。
增长的烦恼
去年,自由行开放10年,香港接待了5430万人次游客,超过本地人口的7倍。其中,75%的游客来自内地,同比增加16.7%,是2003年推出自由行之前游客数量的6.4倍。今年1-3月,内地游客的数量仍在继续增长,同比增幅高达20.1%。
今年5月,立法会秘书处针对自由行发布的《研究简报》中指出,自由行游客来港次数频繁,消费能力较高。以过夜游客而言,去年,自由行游客每日平均消费3593港元,远高于非内地游客的1970港元。
不过,赚钱之余,持续膨胀的内地游客,正在令香港社会在越来越多方面感到无力承受。
2012年,内地进一步放宽“一签多行”的计划还未实行就受到香港的抵制,在香港的反对声音下,计划随后搁浅,内地答应在放宽内地居民来港旅游的同时,必须考虑香港的接待和承受能力。今年以来,要求限制内地游客数量的呼声越发高涨。
“特首终于正视自由行给香港带来的民生问题。”对于梁振英在策略发展委员会会上主动提及削减自由行规模,从2012年底就呼吁限制游客数量的立法会议员毛梦静如此评价。尽管为何削减20%,如何减少这20%的游客仍未有定论,但毛梦静已经认定这个数量“肯定不足够”。
《研究简报》称,2012年,自由行为香港经济带来261亿港元的增值,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3%,并提供约1143万个职位,占总工作人口的3.1%。但同时也令香港社会面临租金暴涨、通货膨胀和本地零售业单一化的问题。
Savills咨询研究的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3年期间,香港零售铺位租金平均上升69.4%,铜锣湾和旺角的优质街铺租金分别上升3.2倍和1.8倍,尖沙咀铺位的租金升幅更高达3.7倍。租金上涨则进一步改变零售格局,《研究简报》指出,2004年至2013年间,香港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零售店数量激增1500%,期内,非专门店(粮油食品、家庭用品零售店)和书报文具店数量则分别减少29.5%和25.4%。
“作为特首,要面对国家领导、公众以及传媒等,提出自己想法是很正常的,只是这次有了明确的数据。”姚思荣表示,但如果真的推行一刀切政策,首先影响最大的是零售和酒店业,饮食业也会受到冲击,在明显的涟漪效应下,最终会影响到香港整体经济。
以自由行游客的购物开支占零售业总销售额的比例为例,该数字已经从2004年的4.5%提高至2013年的22.2%,同期内,零售业总销售额的增幅则高达158.1%。
2012年,旅游业对香港GDP的贡献达4.7%,“看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不仅自身这4.7%,还有带来的就业,带来间接就业机会估计有23万个。旅游业还带动了物流、贸易和建筑等行业,但一般很少去评估这些被带动的行业。”姚思荣强调,另一方面,旅游业带动的就业机会多提供给中下层、学历偏低且没有特殊技能的劳动力,帮助中下层居民改善生活水平。
无力承受的:假象,真相?
尽管对梁振英提出的自由行削减20%的想法褒贬不一,但在限制内地游客这个最终目的上,即便是零售、旅游业界的代表也几无异议。
策略发展委员会委员之一、代表批发及零售界的立法会议员方刚对媒体表示,削减20%自由行游客会对香港经济造成影响,但太多自由行游客也会滋扰本地居民生活。他建议先从不过夜的“一签多行”游客下手,认为限制这类游客的影响较小。
《研究简报》中透露,通过自由行来港的内地游客总人次占全部内地游客的比例已经从2003年的7.9%提高至67.4%。在自由行游客中,64.9%为不过夜的游客,而这些不过夜的自由行游客中,通过一签多行来港的人数占比达62.4%。
姚思荣同样建议先将一签多行变为一签一行,推行一段时间后再检讨政策效果,决定是否需要跟进其他限制措施。
“目前自由行的问题出现在影响民生比较大的地区,这部分游客大量来到香港,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本地居民有很强的诉求,要求限制游客数量。”姚思荣指出,当天往来的游客中有约2300万人次,其中大概一半是水货客,若改为一签一行,相信可以限制数百万水货客。
水货客,被认为是2009年推出一签多行后产生的问题,也被认为是内地游客对香港民生带来影响的一个焦点。水货客增多,曾在2012年引发香港本地居民发起“光复上水站”的游行活动,上水是从深圳过关后搭乘地铁的第一站,因为距离深圳最近,附近居民区的商店成为水货客偏爱的进货点。
2012年9月以来,香港入境事务处已经多次进行“风沙行动”,在上水附近打击水货客。今年3月,香港入境事务处和警方的联合行动中,再次拘捕18名涉嫌从事水货活动的内地游客。截至3月,已经拘捕1100多名涉嫌从事水货活动的内地人,13名香港人,其中170多名内地人被控违反逗留条件,判处监禁4周至2个月不等,900多人被遣返内地。
近期,在限制游客人数的呼声下,香港执法部门也加强了对于利用政策空隙前往香港“自由行”游客的打击力度。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