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频道 > 军事科技  
新常态下的中国金融市场情势
2014-09-03 11:15:37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新财界  分享:

  所谓的新常态,就是经济生活生计中泛起一股新的与以往不合的经济生长趋向。好比,就国际市场来看,由以往的经济高添加、低通货收缩、高就业转换为此刻的低添加、高就业和高欠债。而从中国市场来看,则由以往的高添加、低通货收缩、低融资成本转型为中速添加、低通货收缩、高融资成本等。
  具体地说,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一是由“房地产化”经济为主导的高速添加的GDP开端转型为实体工业为主导的中速添加的GDP.GPD的添加不是追求更高速度而是追求添加的效率与质量;二是由政府行政性为主导的微观调控政策转型为以市场经济杠杆起决定性感化的代价机制运转;三是由保守的工业经济向互联网手艺指点下的新经济转型等。也正是这类新常态,国际金融市场也发生了庞杂的修改。
  从比来发生的几件任务来看,就可以够窥视到新常态下国际金融市场一些根基特性。一是从近期国际上市银行所宣布的半年报来看,虽然功绩添加有所放缓,但根基上适合市场预期。不外,不管是银行不良存款仍是不良存款率都泛起了“双升”,资产减值大增,存款拨备大增。而资产质量恶化的重灾区为经济发财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域,首要集合中小企业、产能过剩行业、大批商品等。
  这就意味着,“房地产化”经济一调剂,国际银行的风险就开端透显露来(由于到今朝为止,国际的“房地产化”经济历来就没有经历过周期性的调剂,而银行风险透露与房地产市场生长水平相关)。而当前国际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调剂,全国的房价只是下跌些许。若是说国际房地产市场的代价只是泛起些许下跌,银行的风险大增;若是房价大跌,银行风险更是会大。国际银行业的风险究竟在多大,是一个相当使人耽忧的大成绩。估量这也是比来国际银行对房地产信贷停业更加警戒而不随中央房地产政策闻风而动、银行对房地产相关的信贷逐渐延长的首要启事。
  这些都表白国际银行行动发生了较大修改。由于以往过度的信贷规模协作转换到提高风险定价才干下去。由于,当前国际银行要面临两大成绩的应战。一是“房地产化”经济的周期性调剂有多久多深,这类调剂以致房地产代价着落的幅度有多大,并由此来测算银行各自的风险有多高,和可以或许经由过程何种编制来化解。二是为了自保,国际银行与中央政府若何博弈,否则银行将能够堕入难以自拔的深渊。而这些都将以致国际银行的行动进一步发生庞杂的修改。
  二是8月28日的上海证券生意所的国债逆回购市场,一开市国债逆回购利率就全线下降,出格是短时候利率更是猖狂飚升。好比,一天期国债逆回购利率一度冲破50%关口,最高报50.5%,最初收市稍为回落至45.175%,并创下2013年9月26日以来的最低价。而2天期国债逆回购利率更是比1天的利率飚升更是猖狂,一开盘就节节爬升,最高创下97%的历史新高,市场其实是太猖狂。
  对这类国债市场的猖狂,有人注释是,为什么历来对融资成本十分看重的机构投资者,甘愿抛却低成本的银行存款或货泉市场融资,却偏要挑选国债回购市场抢钱,一个很首要的启事就是,不管是银行借贷,仍是到货泉市场融资,对这些机构投资者来说都是不轻易的任务。而在国债逆回购市场抢钱,既便利又快速。由于,这个星期,国际股市将迎来IPO重启以来最稠密的打新股,估量能够解冻上万亿资金。而资金需求量这样大,期间很短,国债逆回购市场虽然成了这类打新股的机构投资者便当融资的一个市场。对这类注释仅是看到金融市场的表象,更加首要的是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不流利,及更多的资金其实不是流入实体经济,而是停顿金融市场内轮回来取得更高的收益。
  三是比来国际央行颁布发表将采纳多项政策鼓动勉励金融机构支援云南地震灾区。个中包含下调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的金融机构存款筹办金率 1个百分点,以支撑金融机构对灾区信贷投放;对该中央金融机构发放支农、支小再存款利率,在普通尺度上下调1个百分点;着落该地域小我住房存款利率上限和首付比例,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调到10%,并鼓动勉励银行向农夫指出建房存款。这些政策有用期履行到2017年7月底。
  从央行推出的这些政策来看,央行定向型的货泉政策一样是一种常态。央行会按照具体的景象使用不合的货泉政策对象,给出不合的量化及质化宽松。同时,该政策也表白,住房按揭存款差同化的政策并不是由中央政府强制要求便可修改的,其自动权依然把握在央行手上。
  不外,不管是国际上市银行告诉布告所显现的不良存款及不良存款率都下降,国债市场代价猖狂异动及央行对云南灾区定向宽松,都显现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常态。个中的一些成绩值得卖力思虑。
  首先,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一向在强调对国际金融市场停止严重鼎新,强调若何来提高金融市场若何来效劳实体经济的才干,强调让金融资本流向实体经济,但理想上要做到这点是不轻易的。国际金融市场资金仍是以驱利为动力,那里收益高,资金就会流向那里,而不在于资金流向是实体经济仍是在金融系统内轮回。国际银行的景象是这样,国债市场的景象也是如斯。若是这类形状不修改,那末全部国际金融的融资成本要想着落是不成能的。
  其次,由于融资成本下降,使得良多金融资本没法流向实体经济,再加上往年上半年国际银行不良存款及不良存款率双升,这就使得早些时辰政府所倡始的要增添融资渠道环节,降下融资成本更是坚苦。好比,比来政府一向鼓动勉励银行添加中小企业融资,强制银行更多地向住房存款融资,以至于向采办者尝试更加优惠的信贷,但理想上银行要这样做,只能增添银行成本,添加银行风险。
  第三,定向型宽松的货泉政策,其后果若何还得停止实证性评价。否则,这类定向宽松也轻易普通性宽松的漏斗。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完全是一个一致的市场。经由过程这类政策编制很轻易套利。
(权利编纂:DF146)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