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频道 > 中超  
四川毗河供水乐至段完工 一老人曾徒步万里寻水65年
2014-08-29 14:40:26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新财界  分享:

  昨日,四川省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扶植(乐至段)完工仪式在乐至停止。
  作为四川“再造一个都江堰”的首要组成部门,毗河供水工程从成都新都区毗河中游苟家滩引水,穿龙泉山、跨沱江、沿沱涪分水岭至安岳县向阳水库建“野生银河”,设想供水总人丁433万人、浇灌面积333万亩。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横穿乐至全境,乐至境内总干渠长81千米。
  随着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乐至段的完工,毗河水引入川中老旱区将不再悠远,沱涪两江之间数百万大众的希望行将完成,不再望水兴叹。
  若是乐至县回澜镇五台山村的农夫姚四海还去世,他必然十分欣喜。1993年,80岁他离他人世时,仍在呼喊“水渠……水……”
  据《乐至县志》记录,自15岁到性命终止,姚四海走遍大渡河、青衣江、岷江、沱江、涪江和嘉陵江流域,寻觅川中老旱区的解旱水源,向国家及省市相关部门提交了600多份、累计数十万字的川中地域开渠引水方案及示企图。1987年3月22日,姚四海被特邀插手四川省毗河引水工程学术论证会。作为列席学术论证会唯一的“农夫专家”,姚四海宣读了《关于川中地域多水源组合引灌的倡议》图文,引发震动。
  “他的肉体太宝贵了。”乐至县水务局一位年齿较大的任务人员说,姚四海供给的材料为官方开端论证毗河供水工程供给了有价值的参考。
  15岁更名 立志找水寻源
  姚四海,1913年出世在乐至,其故土回澜镇五台山村更是地处沱涪两江分水岭。
  “外地有一个说法,哪一个仙人在脊梁干山上开一条水渠,水即可以自流上去浇灌了。”姚四海的小儿子姚孝吉说。结业于东北交大的他曾常为父亲绘图和将父亲的设想转化为文字材料。姚孝吉回忆,听信这一说法,“开渠引水”的设法主张便一向储藏在他父亲的脑海里。1928年,乐至的一场特大干旱使恰外地村民颗粒无收,有人被这场干旱无情地夺去性命。看着这些,15岁的姚四海便立志为同乡找到水源,处理世代的缺水之苦。“父亲的本名为姚祥富,上辈依托他平和富饶。立志找水寻源为己任后,他在15岁时自更名为四海,意为取四海之水救水灾,造福大众,。”
  70多岁走不动了 才停下找水脚步
  立志寻觅水源后,1928年,15岁的姚四海便背下行囊开端了寻水之路。“他的行囊很复杂,有尺子、锉子、卷尺和碗筷、纸笔等。”五台山村原村支书孟方能回忆说,姚四海年老时贩盐、做木匠,并沿途做木匠挣钱用作路费。“他经常一进来近半年才回来一趟,在家待不了多久又进来,直到他70多岁走不动了,才没有进来了。”
  据《乐至县志》记录,自1928年开端寻觅水源到1993年归天,姚四海的萍踪遍及四川五大流域的山山水水,徒步上万里,耗资数万元(那时农夫年收入缺乏100元),文化水平不高的他凭着对水利事业的固执追求,殚精竭虑研讨水利设想,察山势走向、观江水涨落、测地势落差,取得了少量水文材料。“60多年里,他走遍五大流域的40多个县市300多个乡镇1000多个村组,考查记实200多本材料,在老家的一个仓房里装了几个大箩筐。”姚孝吉说。
  毗河工程扶植 有他一份功绩
  “他提出的倡议比此刻的毗河工程规模更大,他用一个碗、一个平板、一根筷子做水平仪,手工丈量地势落差。”乐至县原县长王隆瑛说,此刻经由一系列科学论证的毗河供水工程,走势根基跟姚四海提出的分歧。
  昨日,乐至县毗河办副主任蒋学兵说,姚四海的行动值得众人赞美,他考查和清算的材料为川中老旱区处理水困场合光彩及毗河供水工程,供给了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姚四海本人挣钱,为水跑了几十年,肉体太宝贵了。”乐至县水务局一位年数不小的任务人员昨日在完工现场引见,“他提出的是从青衣江取水,此刻是从毗河取水,但走沱涪分水岭引水的线路是根基分歧的。”(成都商报记者 姚永忠)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