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首要商品粮基地吉林省,今朝多个产粮大县正遭受1951年以来最严重干旱。但在旱情严重的全国产粮十强县之一的农安县,外地裕丰农作物栽培专业协作社的玉米田却是一片深绿,与周围农田玉米叶面枯黄对照明显,几近看不出水灾踪迹。
记者13日在农安县体味到,外地多个乡镇旱情严重,而在裕丰农作物栽培专业协作社所属的玉米田里,几近看不到水灾的影响。
农安县柴岗乡农夫李文龙往年栽培了10公顷玉米。7月以来旱情逐渐减轻,但他家的玉米田长势杰出。
“在协作社手艺人员指点下,我家往年施用了生物无机肥,并经由过程秋整地秋施肥编制,保证土壤中的水份不丧失。”李文龙说,“不只没遭到外地旱情影响,反而有减产能够。”
在农安镇曹家岗村,华清国栽培的5公顷玉米根基未受旱情影响,在满目枯黄的旱田中很显眼。
成立于2009年的吉林省裕丰协作社现有社员5000户,效劳面积超越5000公顷。协作社理事长徐国臣说,针对外地现有耕种方式和现阶段农夫对科学耕田认知水平偏低的现状,协作社特地延聘7名专职农艺师逐日到田间对农夫停止现场指点。
往年25岁的郭浩2012年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手艺专业结业后,离开协作社任务。记者采访时,皮肤晒得黝黑的他正在田间指点农夫施肥。“我的故土就在农安,停顿用本人所学常识帮忙外地农夫减产增收。”郭浩奉告记者,开端时良多农夫瞧不起我们这些“毛孩子”。
“测土配方、科学除草、精准施肥,在我们的指点下,农夫食粮产量较着提高。”郭浩说,“农夫不只熟谙到科学耕田首要性,而且对我们这些年老人也加倍尊重了。”
尝到“良法创高产”甜头的农夫越来越多,他们对食粮稳产高产希冀之高前所未有。今朝在吉林乡村,除政府农业手艺奉行部门鼓吹农业科技之外,农业协作组织逐渐成为农业科技鼓吹的主力。
与农业打了30年交道的徐国臣说,往年协作社指点农夫深施肥,使作物根系空虚接收土壤保水层中的水份,所以协作社受旱情影响很小。“另外,操纵大型免耕手艺播种、合理施用生物菌肥提高无机质等编制匹敌旱减产也很较着。”徐国臣说。(记者王猛)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