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频道 > 体坛杂文  
习近平主席拜候古巴 记者调查:古巴人的中国情结
2014-07-22 09:56:14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李文泽  分享:


原标题成绩:习近平主席拜候古巴 记者调查:古巴人的中国情结
  据中国之声《旧事纵横》报道,来日诰日(2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将抵达古巴首都哈瓦那,正式睁开对古巴的国是拜候。
  1960年,古巴成为与新中国断交的第一个拉美国家。2011年,习近平曾以国家副主席的身份拜候古巴,那时他评价说:中国和古巴是好伴侣、好同志、好兄弟。
  在浅显的中国人眼里,古巴的关头词是社会主义、是卡斯特罗、切格瓦拉,是椰林树影、水清沙白,是在美国的耐久封锁下,依然熠熠生光的加勒比海明珠。而在古巴人眼里,也有一种奇异的中国情结。
  在习近平到访古巴前夜,记者在陌头采访了良多古巴人,所到的中央都感触感染到古巴人对中国的恶意和敌对。有古巴人暗示,感谢中国的帮忙,让我们的生活生计变得越来越好。
  灯火衰退时辰,古巴首都哈瓦那的热诚才刚刚被扑灭。在哈瓦那的滨海大道上,三五成群的古巴人越来越多,他们落拓地吹着加勒比海风,所到的中央都是音乐和从每个毛孔释放出来的欢欣。
  在距离滨海大道不远的中央,有一处小小的咖啡馆还透着灯光。作为古巴社会主义经济修改的产物,40多岁皮肤黝黑的达马拉开了这家咖啡馆、当上了老板。看到记者是从中国来的,她热诚地打起了号召。
  达马拉:中国和古巴是兄弟,联系很好,我们都很对劲。我很停顿能经由过程这类杰出的联系和交往,把中国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鼎新带到古巴,我信任这对古巴人会有很大的帮忙。
  2010年9月古巴颁布发表采纳一系列办法,放宽限制,鼓动勉励大众,集体运营。在这类“古巴特性”的修改方式之下,更多外地人做起了小生意,卖咖啡,卖汉堡,披萨、果汁等等。达马拉说,她停顿能交上更多的中国伴侣。
  达马拉:我的生意此刻普通,说不上好,也说不上欠好。像我们在古巴做集体的,不是为了挣若干好多钱,就是为了谋个谋生。由于我们不克不及把代价定得很高,而且高了也没人买,再说做生意的原材料也很有限。古巴人的工资是很低的,每个月500土比索,也就是相当于20美圆。我停顿多交一些中国伴侣,中国人勤劳而且聪明,怅惘我的中文欠好。
  就在记者与达马拉聊天的功夫,前后有两辆八成新的宇通客车从街上开过,在满街旧旧的、古玩滋味实足的老爷车傍边,这些宇通客车显得十分显眼。外地人奉告记者,这些宇通客车庖代了晚期卡车改装的公交车,已在哈瓦那陌头已跑了两年的时候,但由于数目还远远不克不及知足古巴人的需求,许多人在日头底上等公交,经常一等就是半个小时、以至一个小时,也经常会是以而早退,可是虽然如斯,良多古巴人仍是悲观地感觉,在中国的帮忙下,本人的生活生计正在一步一步变得更好。
  哈瓦那出租车司机罗伯特:我知道中国的习近平主席要来拜候古巴了!我们这里的宇通公交车是中国的,祥瑞帝豪车是中国的,我们生活生计中有良多良多对象都要感谢中国的帮忙,才让我们可以或许见取得、也用得上。
  说到这一点,古巴的媒体人克劳迪奥也深有体味。
  克劳迪奥:我们经由过程中国的存款,完成了一切家庭的电器的更新。古巴政府有一项政策就是经由过程十年用工资慢慢了偿的方式,我们慢慢付清了冰箱的钱,虽然政府也津贴了很大一部门,加上有中国的帮忙,我们可以在十年的第一年就用上海尔冰箱。我妈妈由于任务很尽力,单元还奖励了她一台熊猫电视机。
  与年长一辈的古巴人不合,十几、二十岁的古巴青年对中国的理解不是鼎新关闭,不是街上跑的宇通客车,不是每家一台的海尔电冰箱,而是李小龙、成龙。在古巴采访期间,记者熟谙了16岁的赛义德,这个长相酷似球星卡卡的少年镇静地奉告记者,他正在学中文,停顿未来能到中国去生长。
  赛义德:我在10岁的时辰就看了良多中国的片子和电视,不只是此刻的,还看过之前的。像李小龙、成龙,在我们这里很驰名,我的伴侣都看过,都知道。我很爱好,就开端模拟和进修。另外,我也在学中文,已学了两年,我感觉进修中文不只对泛泛的沟通有用,对商业和内政都有很是首要的感化。我此刻兼职做制片,我的方针就是欠亨过翻译就可以和中国的主人来打交道。
  采访竣预先,16岁的少年也向记者抛出了一个成绩:你来采访古巴人眼中的中国,那末中国人眼中的古巴又是什么样子呢?
  说起古巴,巨匠最早想到的能够是超越两个世纪的“拉美伟人”菲德尔.卡斯特罗,能够是奔驰在北京奥运会赛场的古巴女排。而在绝大大都浅显中国人眼中,相隔万里的古巴,能够仍是一个目生的国家。古巴现实什么样?
  在到古巴采访的第一天傍晚,记者和翻译和古巴小伙赛义德一路步行前往酒店,途中俄然碰到抢包贼从记者手中夺包而逃。古巴小伙赛义德拔腿就追,翻译则用西语大叫抢包了!几近就在短短两秒中之内,周围街道的许多古巴市民都插手到追贼的行列,各个犹如古巴跨栏名将罗伯斯一样神勇。还有一辆越野车听到呼叫号召,也风驰电掣般地泛起,冲着飞跑的抢包贼猛踩油门追上前往。虽然最初抢包贼并没有抓到,但在众人连追了三条街以后,抢包贼不得不抛下记者的包,一小我夺路逃走。
  随后,几名古巴人把包从草堆中捡出来,气喘吁吁地送到了记者手上。憨笑着的古巴人给了惊魂未定的记者一个大大的拥抱。开车追贼的一家子冲着记者挥手作别。赛义德则谨慎翼翼,又有些欠恶意义地问记者,来日诰日是你来古巴的第一天吗?看到记者颔首以后,16岁的赛义德有些懊恼:其实这里不常这样,唉,这下你会如何看古巴呢?
  预先,记者奉告赛义德,不到十分钟之内,采访装备、钱包、护照失而复得虽然心缺乏悸,但更可贵的是,记者感触感染到了绝大大都古巴人的敌对和热诚,就像哈瓦那的气氛一样,带着阳光的滋味。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