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韩22年交往史
据新华社电 应韩国总统朴槿惠的延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7月3日至4日对韩国停止国是拜候。这将是习近平2013年就职国家主席以来首次专程对单个国家停止的拜候,也是习近平就职国家主席后对韩国的首次拜候。对一国伶仃停止国是拜候,这在中国带领人出访的放置中其实不多见。
“意义严重”的拜候
内政部讲话人秦刚2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习近平主席访韩期间将同朴槿惠总统停止闲谈,就双边联系及合营关心的国际地域成绩交流定见。
秦刚暗示,中韩有着遍及合营好处。断交以来,两国本着彼此尊重、一概互利、战斗共处、睦邻敌对的肉体,各领域协作取得使人谛视的功用,在许多领域成为首要协作伙伴。中韩互为首要生长机缘,两国协作潜力庞杂,前景广阔广大豪放。双方增强理解、信赖、协作,可以更好惠及两国群众,对增进外地域及亚洲的战斗、不变、繁华也十分首要。
秦刚说,习近平主席对韩国的国是拜候意义严重。两国带领人将进一步打算和鞭策各领域交流协作,鞭策中韩计谋协作伙伴联系迈上新台阶。
两国元首已屡次接见会面
调查人士指出,计谋引领双边联系、鞭策经贸人文协作、增进东北亚不变,是习主席此次韩国之行的三大意涵。
去年以来,两国元首在朴槿惠访华、列席在印尼停止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和在荷兰停止的核安然峰会等场所都停止了接见会面,就推动两国的计谋协作伙伴联系告竣首要共识。
专家认为,习主席此次拜候有助于中韩进一步挖掘经贸协作潜力,出格是有能够大大鞭策中韩自贸和谈构和。中韩自贸和谈构和2012年正式发动,被认为是两国深化经贸联系的最得力抓手。迄今,双方已停止了十余轮构和。
东北亚场面地步为首要议题
东北亚场面地步,将是习主席同朴槿惠总统闲谈的另外一个首要议题。
现今,最使人关心的东北亚安然成绩莫过于耐久延续的朝鲜半岛成绩和比来几年来浮出的日本走向成绩。这两个成绩都联系到这一地域能否耐久贯穿连接不变,也联系到外地域其他国家的好处。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计谋研讨院首席研讨员朴键一认为,“两国都保持完成朝鲜半岛无核化,经由过程对话处理成绩,并尽快创作发觉条件重启六方闲谈。在日本走向成绩上,中韩都果断否决日本承认和美化侵略历史,高度警戒日本经由过程‘军事大国化’完成所谓‘普通国家化’。”
概念
“中韩应成为地域不变器”
专家认为,执政鲜半岛场面地步、应对日本右倾化成绩上,中韩应增强协作
在地域情势上,专家认为,中韩两国有良多合营点。
中国前驻韩国大使张庭延说,东北亚场面地步联系中韩两国亲自好处。今朝朝鲜半岛场面地步绝对不变,但也具有着一些不不变身分,中韩两国该当增强沟通协作,合营努力于保护半岛战斗不变、完成半岛无核化。中国国际成绩研讨所所长曲星说,中韩是日本侵略战斗中受害最深的两个国家,比来日本在历史成绩上的倒行逆施对中日联系和韩日联系都带来了伤害。中韩两国都敦促日本精确熟谙历史成绩,高度警戒日本政治的右倾化生长。
“习近平主席与朴槿惠总统已接见会面屡次,双方再次接见会面将释放一个首要旌旗灯号,就是中韩都在为保护地域不变战斗添加正能量。”北京大学国际联系学院教授查道炯说。査道炯认为,面临庞杂的地域安然情势,两国应增强沟通协作,起到“地域不变器”的感化。据新华社电
又讯 新华社世界成绩研讨中心研讨员张焕利也认为,在对日本的历史立场成绩上,韩国是中国很首要的伙伴,“中韩彼此合营”。
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政治内政系教授金兴圭对新京报记者说,习近平此访将是一次“计谋性拜候”。他说,就今朝地域场面地步来看,虽具有一些纷争,而中韩联系一直杰出生长。中韩在良多成绩上的好处都高度联系联系。
金兴圭说,在今朝东亚场面地步奥妙的期间,习近平访韩不单会加深中韩联系,也会对其他国家带来影响。“中韩两国都停顿用战斗方式处理成绩,这个很首要。”金兴圭说。 新京报记者 韩旭阳
清点
习近平半年接见会面30余国首脑
往年以来,已有27位本国元首(政府首脑)访华,加上3月份习近平拜候欧洲、5月亚信峰会在上海召开,半年来,习近平接见会面的本国元首(政府首脑)已达30余个(截至27日),首要来自以下国家:
亚洲国家 巴基斯坦、东帝汶、老挝、以色列、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斯里兰卡、柬埔寨、阿富汗、伊朗、孟加拉国、马来西亚、缅甸、科威特、土耳其、阿塞拜疆
欧洲国家 保加利亚、匈牙利、丹麦、葡萄牙、俄罗斯、意大利、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
非洲国家 塞内加尔、纳米比亚、刚果共和国
美洲国家 矗立尼达和多巴哥
大洋洲国家 新西兰、澳大利亚
(高美)
(原标题成绩:习近平下周将“专程”拜候韩国)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