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频道 > 体坛杂文  
评论:2014年文艺突起,重续文艺片之脉
2014-06-24 16:32:42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www.xincaijie.com  分享:

《白昼焰火》废除以往获奖影片没法取得市场认可的魔咒
  卫西谛(影评人)
  往年早些时辰,已有媒体将2014年称为中国片子的“文艺片突起元年”。先非论“元年”这类说法是不是得当、以至“文艺片”这个界说从何而来,但这无疑仍是国际片子临盆的新意向的一种调查。
  岁首《白昼焰火》获柏林片子节金熊奖,然后在国际票房破亿,废除以往获奖影片没法取得市场认可的魔咒。5月张艺谋以家庭感情剧《归来》,宣布本人重回人文片子的地界。而在各路旧事中,陈凯歌的《道士下山》、许鞍华的《黄金期间》、侯孝贤的《聂隐娘》也将纷至沓来。虽然,这些影片不管建筑仍是宣发方式依然属于“文艺大片”的规模,类型与明星同在,真正小成本、气焰化的作者型片子仍在支流话语圈的视野之外。
  而更值得欣喜的是,在中国银幕数冲破2万之时,具有资本和资金实力的文化部门和片子企业开端说起“艺术片子”的奉行刊行任务。在之前,票房数字是唯一值得书写的成就,侧重放映国产艺术片子的只需屈指可数的影院(百老汇影城、卢米埃影城等)和一些官方机构(后窗放映、广州先锋光线等)的奉行勾当。从去年起,上海、杭州等地的政府部门以津贴影院的方式来增强艺术片子在外地的放映。但真正修改此刻商业气息太重的片子市场格式,本色上还需求片子“国家队”的入场。中影在早前就已颁布发表要筹建艺术院线,而华夏片子公司则先一步发动了从头刊行一批典范片子的勾当。
  华夏的放映勾当名为:“那些年,错过的好片子”,是一个怀旧、但又兼具年老气息的名字。这个放映勾当的第一季挑选了《双旗镇刀客》、《那山那人那狗》、《红高粱》三部影片,同属第五代期间的片子作品,有着不合的片子气焰和片子类型。从刊行规模而言,抵达全国三百多家影院,虽然不克不及完全与商业大片的宣发比拟,但已经是一个带有提高色彩的奉行放映。而此次的放映另外一层首要的意味也许是重续中国文艺片子之脉。
  回看中国片子史的生长,每隔几十年就会泛起一次断裂,晚年的政治启事是众所周知的,九十年月末期以来更多是由于商业启事,票房开端成为影片成功与否的唯一尺度。周全商业化促使了银幕数目、观影人群的大幅添加,也使得片子的艺术属性有所着落。从某种的角度而言,历史使得第五代导演(必需)成为中国片子转型的中坚实力。不管是失利、成功,仍是争议,他们的从影过程就像是中国片子生长的坐标。因而,回顾回头他们晚期的创作,更让我们看明晰每个期间年老的片子人的创作激动和艺术迸发力。这类创作发觉力是不克不及被政治启事、社会启事,或商业启事所抹杀的。当这些作品重现银幕,观众能看到国产片子中最具有敬意的部门。
  去年我在湖南停止艺术片子奉行勾当时,听潇湘片子个人的一位带领谈到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有名的故事。这部具有散文气质的佳作,在国际只卖出1个拷贝,而在日本却掀起了观影怒潮。这类现象20年畴昔了,其实并未有大的修改。某些精采的国产艺术片在纽约和巴黎能耐久看到,可是我们在国际却无缘得见。在票房冲破300亿之际,重提艺术片子奉行的需求性无须置疑。艺术片子(或曰文艺片)不只是丰盛片子市场的多元化,而且可以延续为商业片子的创作带来新奇的活力(好莱坞最具创作发觉性的大片导演晚期几近都拍摄小我气焰极强的艺术片)。
  在中国的片子市场上,对艺术片子的培育必需从头来过。我们此刻并没有艺术院线的根本和保守,同时也尚不具有足够的艺术片子的观影人数,政策帮助也不够充沛和精确。在这类景象下,不管是对年老导演的作品延续奉行和放映,仍是像华夏片子公司这样的从头规模刊行典范作品,都在为未来的艺术片子市场主动铺路。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