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建业碰到绿城,河南球迷都会感慨丛生。当年一起冲超的球队,如今则境遇两重天。建业这些年一直在保级边缘挣扎,绿城的日子则要好过得多。他们队中大部分都是年轻球员,不仅运营成本低,还便于管理,球队始终处在向上的通道。上半程两队相遇时,宋卫平甚至冒出一句:“如果建业这种队你们都赢不了,就解散算了。”言语中的轻蔑,可见一斑。
只有实力才能赢得对手的尊重,这话一点不假。况且,本周日的这场比赛,对于建业来说,已经是最后的挣扎了。如果再赢不下来,就要在宋卫平蔑视的眼光中提前降级了。想想2006年,当绿城球员在航体挨个给建业球员献上花环,最终双方皆大欢喜时,不能不让人感叹: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其实,绿城也走过不少的弯路,前几年也曾经投资巨大,好的时候打进过亚冠,差的时候也降回过中甲。这和建业的经历倒很相似。2009年,建业获得中超季军时,绿城则黯然降级。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看看球队的人员构成,当时绿城的主教练是周穗安,广州人;总经理是林乐丰,大连人;预备队的主教练则是吴金贵,上海人。这几个人在国内足坛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但背景、想法、性格、理念却千差万别,最终搞得队内帮派林立,错综复杂的关系让宋卫平头疼不已。
绿城是一支外来球队,他们的前身是延边敖东,队中很少有本土球员。因为后辈力量的欠缺,宋卫平后来特意到大连实德买了一帮小球员,据说那帮球员在同年龄段的比赛中还拿过冠军。痛定思痛,宋卫平开始狠抓青训,为此还特意请来了日本名帅冈田武史。随着杜威等一帮高薪球员被甩卖,队中的薪资结构更加平衡,一帮有资质有潜力的年轻人有了用武之地,再加上有名帅指点,绿城这几年虽然没取得太骄人的战绩,但也没为保级发过愁。今年,冈田武史离任之后,梯队教练杨戟到一队当起了主帅。当外界都在打听“杨戟是谁”,并把绿城视为降级大热门时,这支青年军却能够把名次始终稳定在中游,并有多名球员入选了国奥队。尝到甜头的宋卫平甚至不止一次下达指令:“要多上年轻球员,否则,成绩再好我也不认账。”
世界上有钱人毕竟是少数,像王健林、马云、许家印这样的大老板更是凤毛麟角。豪门有豪门一掷千金的活法,小俱乐部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没人要求建业要像恒大那样烧钱,但看到绿城这样活生生的例子,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运作模式呢?
事实上,建业队上次降级就面临着一次浴火重生的机会,但他们显然没有抓住。去年的中甲联赛,虽然成绩看上去很喜人,但队中的本土球员和年轻球员并没有得到多少出场机会。今年打中超,随着外援引进的失败,再加上后备力量跟不上,球队自然就没了主心骨。贾秀全上任后,原先的那些主力球员还提出条件,要求保留他们此前的待遇。一帮在国内属于二三流的球员,在其他球队都未必能踢上球,却可以把队中搞得乌烟瘴气。这只能说明俱乐部管理上的失败。这恐怕也是伤透脑筋的贾秀全总是不能保持稳定阵容的根本原因。
不管怎么说,建业现在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虽然梯队成绩不错,也冒出了不少好苗子,但如果失去了中超这个大舞台,价值和意义都会大打折扣。虽然困难重重,但为了最后的希望,建业将士也该倾尽全力,别为自己留下遗憾。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