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7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7日刊文称,高雄气爆灾情沉重,伤亡者虽然间接管害,但台湾一切大众,也都经历了一次沉痛的冲击。面临灾难,不管蓝绿,此时应当有合营的悲悯,和强化未来安然保护的关心,若是还黝黑搞政治过招,就太使人心寒了。
文章说,随着清查办责的法度圭表标准,政治人物的言行愈来愈可以嗅到高来高去的政治角力。换作是在其他县市,发生这类严重的灾难,特别又是经历了二三十年的贫乏经管,县市长及相关单元必然会遭到峻厉伐罪以至要求下台。
但“九合一”选举将届,绿营即刻发动多道防护,全力捍卫高雄市长陈菊,并将权利导向政府及公民党前市长吴敦义。而行政等部门也汇集数据,力争廓高傲雄市政府才必需负间接权利。
阐明指,权利的归属模糊角力,至于重建经费由谁出,则又是一番较劲。其实这样的争论,概略上仿佛是基于律例制度来谈措置编制,但背后藏不了的政治交锋,看在大众,眼里,必定会感觉极端反感。
要知道,高雄市政府虽然有急救疏失及行政经管涣散的间接权利,但政府主管机关也有耐久忽视之过,肇祸的丙烯管底子没纳管;二来,高雄终年承当了工业城的净化与风险,支撑起台湾经济,此刻更收入人命的沉重代价,耐久以来的冤枉情感随之迸发,高雄市民生怕仍是会挑选和陈菊站在一路。
文章最初称,台政府必需理解高雄人的情感,更必需对高雄人有歉疚填补之心。蓝绿就不要只顾着政治算盘上各自阵营的得失了吧,谁的损失会超越高雄人呢?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