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  
哈里里受邀赴法 黎政局依旧迷离
2017-11-18 08:24:55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Admin  分享:

 法国爱丽舍宫和黎巴嫩总统府16日双双声明,在沙特阿拉伯突然宣布辞职后迟迟不归的黎总理萨阿德·哈里里已接受法方邀请,定于18日携家人抵达巴黎。

    黎巴嫩总统米歇尔·奥恩16日表示,这意味着哈里里辞职风波引发的政治危机“开始化解”。

    但在同一天,沙特放话说,黎巴嫩如要稳定,伊朗支持的真主党必须解除武装。

    去巴黎“待几天”

    法国爱丽舍宫16日说,哈里里已经接受法方邀请,定于18日抵达巴黎,同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会面。

    哈里里4日在访问沙特时突然宣布辞职,指认伊朗及其“羽翼”黎巴嫩真主党干涉阿拉伯国家内政,同时暗示自己遭遇暗杀威胁。十多天来,他迟迟不回国,引发“被逼迫”、“遭软禁”等猜测。黎巴嫩总统奥恩15日首次公开指认沙特“扣人”。

    为了缓和地区紧张局势,马克龙积极从中斡旋。在同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以及哈里里本人沟通后,他邀请哈里里举家赴法“待上几天”。

    马克龙同时否认他发出的是“流亡邀请”。

    哈里里12日接受媒体采访,否认遭到沙特软禁。按照他的说法,自己将很快离开沙特,动身前往法国。

    一名法国外交人员说,法国之行目的是为了彰显哈里里“行动自由”,“避免危机扩大到不可控的程度”。

    危机“开始化解”

    黎总统奥恩在官方推特账户上说,哈里里接受赴法邀请意味着辞职风波引发的危机“开始化解”,“我们希望危机结束”。

    “如果哈里里在法国发声,我认为他是在自由地发表言论。”不过,奥恩仍未接受哈里里的辞职。他在一份声明中说,“辞呈必须回黎巴嫩提交”,哈里里在法国待几天后会回到黎首都贝鲁特。

    按照奥恩的说法,即便哈里里辞职,也须等到新政府组建后才能“走人”。

    沙特威胁“动手”

    沙特外交部长阿德尔·朱拜尔16日说,沙特在中东地区的动作是对伊朗“挑衅行为”的回应。沙特及其盟友将商讨如何攻击伊朗的“羽翼”真主党,结束它对黎巴嫩的统治以及对他国的干涉。

    朱拜尔拒绝道出具体的考虑,只说“时机一到,我们将作出决定”。

    沙特不满真主党的所作所为,上周指认黎巴嫩向沙特宣战。朱拜尔称,真主党“听命伊朗”,是伊朗的“臂膀”和“代理人”,“必须结束这种关系”。

    对于成为沙特与伊朗博弈“夹心层”的哈里里,朱拜尔16日重申,沙特没有逼他辞职或将他软禁。留在沙特是哈里里的“自由意愿”,任何指认沙特控制哈里里的说法都“毫无根据”。

    (新华社专特稿)  

    分析

    哈里里为何借道法国?

    哈里里回国为何借道法国?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为何积极介入这场政治危机?

    法国与黎巴嫩在历史上有深厚渊源。马克龙邀请哈里里前往巴黎,意在通过斡旋这一危机重塑法国在黎巴嫩的影响力,增加法国在中东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

    曾在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担任访问学者的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博士候选人王霆懿认为,当前美国在中东实施战略收缩,而中东局势动荡对欧洲的安全、政治和社会产生很大影响,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欧洲在中东恢复军事存在和政治存在。

    “黎巴嫩曾是法国殖民地,欧洲大国对黎巴嫩复杂、敏感局势有着深刻理解。这些国家很可能通过协调力图确保黎巴嫩及周边局势稳定,避免更大动荡。”王霆懿说。

    从目前来看,法国这一提议对各方都有利,容易被各方接受。对哈里里来说,去法国可以让他的人身安全与自由得到保障;对沙特政府来说,哈里里去巴黎可以洗脱沙特扣押他的嫌疑,缓解外界的舆论压力;而对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朗来说,哈里里去巴黎总比继续留在沙特要好。

    2015年,来自中东和非洲的上百万难民涌入欧洲,在经济、安全、文化等层面给欧洲带来巨大冲击。此外,恐怖分子更是趁着难民潮潜入欧洲制造恐袭,令欧洲民众成为惊弓之鸟。欧洲国家开始意识到中东结束战乱、实现稳定的重要性。

    只是,中东乱象仍在继续。哈里里辞职引发黎巴嫩政坛危机,其背后是沙特和伊朗在这一地区的角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张蓓认为,毗邻中东的欧洲不愿坐视中东沦为混乱和贫困之弧。尴尬的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除了积极推动多边外交对话外,并没有能力提供根治药方。

    在王霆懿看来,黎巴嫩局势错综复杂,是中东乱局的缩影。而法国担任黎巴嫩政治危机中的协调国,有利于局势缓和。

    他认为,如果哈里里最终回到黎巴嫩,辞职与否都不会对中东局势造成根本性影响。“陷入‘安全困境’与零和博弈的中东地区,政治格局仍将由地区大国决定。”

    不过,哈里里辞职后,黎国内一时难以找到一位有相似影响力、能被各方广泛接受的人来接替他,黎巴嫩政府恐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陷入无人掌舵的境地,地区局势的不稳定因素也将因此增加。(综合新华社消息)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