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 姬烨白林)今年5月11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迎来倒计时1000天。冬奥会的筹办和备战工作,成为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体育界别委员热议的话题。目前,全部筹办工作正全线稳步推进,中国冰雪人也在为取得竞技水平和参赛成绩的跃升而努力。
北京冬奥组委把全部筹办工作的51个业务领域细化成3123项具体任务。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副部长沈瑾坦言:“现在,距离明年2月举办延庆高山滑雪世界杯这一首场测试赛已经不到一年,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繁重。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要在今年10月底达到测试赛要求,其他竞赛场馆都要从明年开始陆续完工,满足测试赛要求。同时,京张高铁、延崇高速今年底建成通车。”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非常注重可持续性,所有场馆都将使用清洁能源。
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要实现“全项目参赛”,这既是基本要求,也是“巨大挑战”。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高志丹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体育界别小组讨论时介绍:“通过跨界跨项选材,我们把全部(冬奥会109个)项目队伍都建立起来,这是很大的突破。如果继续抓下去,我国冰雪运动在2022年冬奥会将有大突破,在2026年和2030年冬奥会一定能有大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 邰思聪)
在6日进行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北京代表团小组审议中,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表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气象预报将达到“百米级”和“分钟级”。
张建东介绍,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比赛项目中,70%的金牌都将在雪上场馆产生。但由于雪上项目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大,所以气象预报系统尤为重要。他表示,目前,国家气象局的天气预报团队正在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进行演练和测试,要求预报做到“百米级”和“分钟级”,也就是预报精确到“每10分钟、每100米”的数据。据了解,国家气象部门很早就开始着手准备,在张家口和延庆赛区建设了多个气象监测点,包括雷达气象站,以确保达到要求。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