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部分指标增速回落无碍经济稳中有进
2018-12-17 08:56:57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12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1月份,中国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经济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稳步推进。经济运行既呈现出投资增速继续回升、就业和物价保持稳定等诸多亮点,也透过消费与进出口增速的回落折射出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

  下阶段,中国将进一步抓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政策落实生效,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有望较好完成。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从“三驾马车”的表现来看,投资方面,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9%。其中,民间投资增长8.7%,今年以来一直保持8%以上的增速。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国际商报记者分析称,面对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稳投资”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尤为重要。受前期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的影响,投资企稳回升迹象明显。此外,制造业投资表现亮眼,1~11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5%,保持了4月份以来持续回升的走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同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明年更大力度减税降费的政策出台以后,对制造业发展将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六稳”政策效果还会进一步显现。

  但同时,11月份有些指标增速有所回落,其中就包括“三驾马车”中的消费与出口。对此毛盛勇直言,这说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特别是现在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变数、不确定性在增加。

  消费方面,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60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对此,毛盛勇回应称,往年“双11”对社零总额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但今年比想象的要差一点。“主要原因可能是社零总额的盘子越来越大,盘子大了以后,增长的效应会逐年有所递减。”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负责人分析指出,11月份社零总额增速放缓主要是受到汽车销售下降和石油类商品价格回落的影响,共拉低社零总额增速0.7个百分点。但从总体来看,消费市场仍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并呈现出新型业态保持较快增长、服务消费热度不减、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四大特点。

  11月份增速出现回落的领域还有进出口。当月,进出口同比增长9.1%。其中,出口增长10.2%,回落9.8个百分点;进口增长7.8%,回落17.9个百分点。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受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以及相关支持政策效果显现尚需时间等因素影响,11月份进出口增速出现放缓。

  毛盛勇表示,中美贸易摩擦对外贸的影响暂不明显。当前中国对外贸易越来越多元化,进出口形势越来越多地取决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情况,也包括中国对世界经济变化的适应和调整能力。

  民生指标总体向好

  民生指标方面,11月份就业形势好于预期,物价温和上涨,涨幅有所回落。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环比和同比均下降0.1个百分点。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处于年初3%的调控目标内。

  交通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1月份CPI涨幅回落主要是受需求回落的影响。食品价格涨幅相比前两个月已有所放缓,对CPI的拉升作用减弱。此外,近期国际油价跌幅较大,也拉低了非食品价格。

  毛盛勇指出,从目前来看,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没有发生大的变化。CPI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受去年翘尾因素减弱的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有所回落,价格总体保持在合理水平。

  综合各项数据,毛盛勇认为,中国实现全年6.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没有悬念。今年的经济平稳运行、稳中有进,也为明年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打下较好的基础。

  毛盛勇表示,下阶段,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进一步抓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政策落实生效,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