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脱贫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中心工作”。扶贫资金这个“钱袋子”,更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但近年来,
首先要明确的是,这块“奶酪”动不得!扶贫资金每一分钱的使用都是必须专款专用.
因而,对扶贫工作实行“制度化管理”,监督和了解扶贫资金使用情况,严惩胆敢向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的违纪行为,为扶贫资金套上“笼子”,便显得势在必行。
用制度“Hold住”扶贫资金底线,关键在于要从资金分配机制、使用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弄明白“扶持谁、怎么扶、谁来扶、如何监管”等问题。扶贫资金本质上属于福利救助,客观上是扶贫攻坚的价值洼地,确保扶贫政策和惠民资金真正落到实处,强化监管执法,提高违规成本,优先保障困难家庭。
解决的重点在于优化制度安排,加强扶贫资金补助的后期管理。应建立专门的举报奖励经费,以社会监管弥补部门监管的不足,同时也应加大对相关监管部门的行政不作为惩处力度,敦促有关部门将工作重心从“拿”转到“管”。
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对扶贫资金的流向进行全程监控,也要推动扶贫对象及扶贫标准公开透明化,接受社会监督,
此外,还应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的监督检查。在信息时代,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让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让扶贫资金的使用处在贫困人群的监督之下。
用制度规范,加强每个扶贫项目、每笔资金的跟踪监督,也要管好花钱的“手”,让扶贫资金发挥出它该有的效益。唯有以制度规范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才能使利剑高悬,震慑常在。杨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