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成都供电段攻克西成客专42#无交分线岔难关
2017-07-20 20:36:22  来源: 央广网  作者:Admin  分享:

 央广网重庆7月20日消息(记者刘湛 通讯员税斌 曾敏)西(安)成(都)客专是成都局第一条北上出川客运专线,设计速度每小时250公里,并在广元站对西成客专和兰渝铁路进行互联。为保证西成、兰渝之间动车高速通过,西成、兰渝联络线采用42#道岔,接触网则采用安装第三辅助悬挂无交分线岔进行过渡。无交分线岔具有列车在正线通过时,受电弓不与侧线接触线相接触,从而保证列车正线高速通过的特点。

  西成客专朝天站至江油站区段共计无交分线岔54组,其中18#道岔52组,42#道岔2组。道岔型号不同,安装调整参数也不相同。针对18#无交分线岔,按照设计图纸,平推小组经过现场精确测量、调整,很快就熟悉和掌握了调整要领,顺利将全线52组18#无交分线岔调整完毕,并在冷滑试验中顺利通过。

  对于采用第三辅助悬挂的42#无交分线岔,在成都供电段管内为首次采用,所有人在这之前都没有接触过,一切都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在广元站的42#道岔现场,对照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道岔柱位置与设计支柱位置差异较大,无法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施工,平推小组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针对这一情况,平推小组迎难而上,成立了42#无交分线岔攻关小组。在没有标准可以参照,也没有经验能够借鉴的情况下,一切都只能靠攻关小组自己在现场摸索,一次不行就二次,二次不行就三次。

  通过现场查看并结合设计图纸,首先明确42#无交分线岔第三辅助线是过渡的关键;其次,就是三根线的高差关系。在掌握这一些关键点后,攻关小组在现场连续几天进行了多次测量、演算、模拟,直到反复推演到所有人都觉得可行后,立即组织人员按照既定方案进行现场调整,因侧线接触线还未架设,就将一根绳子固定在规定范围模拟接触线。通过多次模拟、测量、调整,以及各个关键环节点的核查,在施工单位将线索全部放到位后,终于将该组非标准无交叉42#线岔调整到位。

  6月中旬,西成客专进行接触网冷滑试验,作业平台上,参与调整人员都略显紧张,因为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调整出的42#无交分线岔就要经过冷滑的检验。当受电弓不论从正线,侧线,还是开口、闭口均安全、平滑通过,并从受电弓上测量各个参数完全达标后,大家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担忧,脸上绽放出了喜悦的笑容。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