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广东中山局:配网运维的“三乡效能”
2017-06-27 20:23:44  来源:东方网  作者:Admin  分享:

在中山三乡供电分局办公大楼背后,有一排一层楼小平房,左边角落那一间房就是分局配电综合班的办公室。走进办公室感觉略显局促,而对于一个19个人的班组而言,空间就更加“捉襟见肘”了。三乡供电分局配电综合班担负着554公里配网线路、934台公用配变和978台专用配变的运维工作,人均线路运维量达29.2公里/人,是全局配网人均运维量的两倍,但三乡分局的线路故障率指标却在中山所有供电分局里名列前茅,打造配网运维的“三乡效能”。

  管理,激发班组效能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所以办公室多大都无所谓了”,对于办公室的大小,班长周金成表面看起来不屑一顾,但他心里却打着不为人知的“小算盘”。原来,和综合班的办公室连着的是一排仓库和停车位,如果有急修任务,所有准备工作在5分钟内就可以完成。节省抢修的每一分钟,这是周金成的出发点。

  要提升效率,盘活人力资源,就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传统的班组管理都是“吃大锅饭”,值班、巡视、抢修的工作任务基本都靠班长安排,要将19个人的工作安排细致,确实有难度。“要将班组业务模块化,然后定期轮换,整个班组管理运转就会更高效”,周金成说。重新排班后,运维、抢修、值班“分家”,各自负责专项业务,更有利于配网作业闭环管理。而且机动组合,灵活调配,盘活人力资源配置,更加有利于应对突发情况。

  创新,改善作业方法

  滴滴滴……班员罗林吉的手机响起来,一个备注为“接地装置报警”的“人”给他发了一条短信:鸦岗新村2号公用配电站接地故障。接到短信,罗林吉从座位上弹了起来……

  发短信的“人”其实是一台机器,在低压配电线路对地绝缘不足发生漏电时,机器就会检测到并收集数据,同时向设定好的手机号码发送短信提醒,班组员工根据短信内容就可以顺利找到漏电设备了。而在两年前,轻微的漏电情况很难以通过巡视发现问题,就算是测量也未必能准确测出,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班组人员。“如果漏电时会发出信号就好了”。带着这个问题,班组的几个年亲人找到了三乡供电分局的高荣胜工作室。高荣胜对他们的提议大加赞赏,并为立即为该科技项目立项为2015年的重点科技项目。

  2015年10月,广东电网公司召开职工技术创新发布会,三乡供电分局职创项目《低压配电线路对地绝缘监测装置》获得最佳成果奖。 “目前我们只有六套设备作为分局内部的试点,每一个设备都能发挥作用,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地方可以装设,帮助我们一线生产班组人员减轻实际作业中的困难,同时也避免对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造成隐患”,罗林吉说。

  学习,提升技能水平

  在班组办公室旁边挂着的,是综合班的“暖心行动”展示板,每个班员履行安全承诺的情况一目了然,其中,班员项祎的名字后面张贴的小红花最多。

  2015年,项祎从湖南工程学院毕业后来到中山供电局,转正后就定岗在三乡分局配电综合班。“她是我们的‘领导’,班组的内务都是小项帮忙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们都叫她‘项主任’”,班长周金成打趣说。对于一个93年出生的软妹子而言,抢修不是她的强项,但项祎却是“志在山野”,每次有抢修,她都央求班长一定要带她去现场,有时候跟着大家一起通宵达旦,对于班组的工作,项祎似乎乐在其中。

  “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师傅”,这是项祎的原话。多年来,三乡分局配电综合班已经形成了“传、帮、带”的互助学习氛围,新老员工在技术与技能上进行优势互补,班组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班组已经有超过50%人员被评为高级作业员,高级工及以上的人员比例占总人数近75%。(汤子隆)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