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郴州6月14日消息(记者姜文婧 通讯员曾翔 侯小芳)炎炎夏日,在永兴县悦来镇尹家村一处半山腰的小型养殖场里,35岁的村民尹志锋正和家人一起清洗养殖着藏香猪的猪舍,这个不大的小型养殖场是目前贫困户尹志锋一家的致富路子。在闲暇间,他给笔者算起了规划:猪舍前坡种满柚子树,柚子树未长成前,间种玉米和西瓜苗,猪舍后山围起来,放养本地特有的四黄鸡。黑山羊的养殖规模也要进一步扩大……如今,在尹家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像尹志锋一样,通过发展产业、自主创业等方式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永兴县悦来镇尹家村共有人口2713人,690户,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共100户274人。“在以前,杜家组至丹坪组,杜家组至尹家村部,刘家片都是只有绕山的泥巴路,平时村民办事很不方便,摩托车都很难进去,一下雨就坑坑洼洼,而且村里没什么产业,村民外出务工又没有技术,只能干些苦力活。”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尹家村人,尹家村支书尹红平对尹家村的贫困深有体会。
特别是杜家组,地处偏僻,全组共有20户200余村民居住,由于地少人多,除了水稻,村民大多种植红薯、花生、马铃薯,每年杜家组产出上万斤农产品,因为没有路,村民们只有肩挑手扛把农产品销售出去。杜家到尹家村部一直以来没有通路,村民到村部办事需翻越几座山,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杜家组每年上万斤农产品,靠自己挑出来卖只是一小部分,由于交通不便,外面的人过来买农产品,只有四毛钱一斤的价钱,村民们辛苦一年,收获却少得可怜。”
特色产业不强、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成为了近年来尹家村脱贫的主要瓶颈。难题如何破解?
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是戴儒舟担任尹家村第一书记后致力开展的一件“大事”。“要致富,先修路。路不通,是导致尹家村贫穷落后、偏僻闭塞的主要原因。”戴儒舟认为,只要交通便利了,村民的农产品销售就方便了,脱贫致富就找对了路。这一想法,与村民不谋而合。当扶贫工作队与村干部们号召村民齐心协力修路时,村民非常支持,不仅主动让地,还投工投劳。去年通过争资立项、村民自筹等方式,尹家村拉通了杜家至丹坪3.5公里通组公路、杜家组至尹家村部3.5公里通组公路、刘家片2公里环村路等共计9公里的毛路。“虽然还没硬化,但是能进车了,村民的农产品现在每斤的价钱可以达到1元以上,仅农产品一项,杜家组的村民就能增收万元以上。”路修通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尹文山承包了村里的荒山,开垦种上了上百亩黄花菜,尹家组、杜家组的不少贫困户常年在这里务工,月工资达2000元以上。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扶贫工作队还带领村民开展清洁乡村、危房改造、自然村安全饮水工程、修理山塘等工作,使村里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尹家村原是省级贫困村,去年通过省级验收评估已经摘帽。”戴儒舟告诉笔者,目前该村已脱贫80户224人,还有20户贫困户的脱贫计划正有序进行中。
近年来,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尹家村党支部不断增强群众“造血功能”,帮助自主金融贷款贫困户创办了山羊、香猪、榨油坊、棕制品、酿酒、水果养殖种植加工基地。“如今,村里的特色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参与其中,整村脱贫没问题。”尹红平信心满满地说。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