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拯救藏族传统金书创作技艺
2019-03-28 08:02:00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中新社青海尖扎3月24日电 题:拯救藏族传统金书创作技艺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一处名为“大藏经金书”的创作室内,年近五旬的创作室发起人宗智向记者讲述“拯救”传统金书创作技艺的缘起。

  “以前,我们这里修大佛,要写金书,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写。”宗智说,自己走南闯北,看过很多老金书,加之年幼时的寺院生活经历,“我教他们怎么选纸,如何设计,怎么用金汁写”。

  “后来,他们干脆委托我写金书。但我其实也不会。”宗智苦笑说。2012年,宗智和同伴彭措租房开启金书创作事业,“我们从别人那买来纸,但根本没法写,纸粗,墨汁都渗进去了,金汁更不行”。

  “我们着手研究传统藏纸,还找青海、四川、西藏寺院里的老人教我们,可好多人都不会。”宗智说,后来,一位八旬老人称略知一二,“我们在白面里加上狼毒花根等几样药材,熬成浆,把浆舀进水池中白布打底的纸框里,晒干成白纸”。

  宗智介绍,再把白纸放进熬成的黑色颜料里,最后晒干的藏纸又黑又亮,不生虫,不费金汁,“我们去做过检测,跟老藏纸的成分一模一样”。

  记者登上创作室楼顶的藏纸作坊,彭措正将大块厚实的藏纸裁成所需大小。他说,之后,要用质地坚硬的玛瑙石打磨,待金书书写完毕后再打磨,“这样,层层纸摞在一起,成百上千年,也粘不住”。

  走进金汁作坊,完玛东智正在一尺长的椭圆形磁盘内,加水,反复手磨、清洗金粉。据他讲,手磨金粉除了考验力度,连掌面的皮肤粗细都有要求。

  “金汁更复杂,把金子碾成金箔,剪成碎屑,加水银捣碎,再用保密工序,将水银和金子分开,”宗智略显神秘地说,“用手磨,剔除杂质,就成了金粉,再加骨胶和水,就是金汁。”

  彭措介绍,六七天,40克金子才能磨剩成不到30克的颜色很亮的金粉。

  经反复尝试,他们的藏纸和金汁工艺才日渐成熟。2016年他们成立公司,广招学徒,还培训家庭贫困青年,尖扎县扶贫部门将公司定为“扶贫车间”。现在,他们请书法老师教藏族青年书写藏文以及《阿旺丹德尔文献集》《金刚经》等金书。

  “现代技术很发达,这样的金书本可以印刷,但手写形式应该传承,这是我们的责任。”来自四川的书法老师罗让尖措说,相比墨汁,金汁书写难度很大,一些技术要掌握在前,“藏纸光滑,一般人写不出那种感觉,需要反复琢磨”。

  记者看到,一幅裱在相框里的金书《皈依经》,正上方是梵文和藏文书写的经文名,左右两侧是小幅释迦牟尼和宗喀巴像,其下是大段经文,底边是八座佛塔和品牌标识,作品细致、精美。

  “通过挖掘、传承,希望我们成为中国最好的金书创作者。”彭措说。(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专题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