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青海评价出世界级地质遗迹 专家称或将发现更多动物化石
2019-03-08 09:53:25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中新网西宁3月6日电 (李隽)“日前,我们在西宁市湟中县调查评价出了一处世界级地质遗迹——谢家组剖面,剖面中存在约2000万年的珍贵哺乳动物化石群。初步推断当时的河湟盆地总体处于泛湖相沉积环境(大面积分布湖),所以目前已在湟中县总寨镇吊沟也发现了同一时期相类似的动物化石,可以说除谢家和总寨以外或将还有更多同一时期的动物化石未被发掘。”6日,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高级工程师拜永山说。

  据悉,该地质遗迹出露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田家寨镇谢家村一带,是青海省地质调查院相继实施“西北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青海)”及“青海省西宁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评价出的,通过了中国国内专家认定,也是西宁地区目前唯一一处世界级地质遗迹。

  “该地质遗迹赋存于距今约2400至1500万年前形成的谢家组紫红色砂砾岩中,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陆续有地质工作者进行研究,相继发现、发掘了大量肿领中华鼠兔、西宁更新蹶鼠、湟水更新蹶鼠、拉脊山更新蹶鼠、鼬科、矮脚犀等10属14种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同时还发现了真象腿骨化石。”项目负责人张小永介绍。

  根据化石群产出的地层岩性和沉积相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对比,初步推断在中新世,西宁地区总体处于湖相温暖炎热的环境,在这一时期气候适宜肿领中华鼠兔、西宁更新蹶鼠、湟水更新蹶鼠及真象等动物大量繁衍生息。

  “随着地史演化,该区相继经历了冰期及高原隆升等,导致气候环境急剧变化,原本繁衍生息的动物也随之大量灭亡或进化成如今的种属,大量的动物尸体伴随着砂砾石等沉积物的堆积而长埋于地下,谢家村发现的化石只是当时的一部分。”张小永说。

  据介绍,谢家组剖面中的动物群是中国新发现的第一个早——中新世哺乳动物群。由此可以证明,西宁盆地有比较连续的中新世沉积,并可与欧洲有关层位进行对比,进而为欧亚动物地理研究提供线索,对研究古地史环境变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该谢家剖面也被纳入了国际地层表。后续投入资金研究后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对整个河湟盆地古环境恢复、后续建设科普基地及发展地学旅游具有重要意义。(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专题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