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青藏高原发现棕榈叶化石 为其抬升历史提供新证据
2019-03-08 09:52:42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中新社昆明3月7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了一片距今2500万年的棕榈叶化石。棕榈化石研究表明: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尚未完全形成,中部存在一个东西向的大峡谷。这一发现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历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

  该研究成果由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研究员苏涛、周浙昆领导的研究团队完成,于北京时间7日凌晨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这是中科院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来的一项重要成果。

  据介绍,科研人员是在藏北伦坡拉盆地距今约2500万年的地层中,采集到了这一珍贵的叶片化石标本。整个标本长度达到1米,叶脉清晰可见,是目前青藏高原地区最年轻的棕榈科化石记录。

  资料显示,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仅有部分种类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像现在青藏高原中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棕榈科植物根本无法存活。

  科研人员结合现生棕榈科植物分布区,分析了制约棕榈科生长的最冷月均温等关键气候要素,并利用古气候模型模拟了13种不同的地形地貌情景后推测:在2500万年前,生活在西藏中部的棕榈,分布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300米,生活的地形地貌极有可能是东西向的峡谷,峡谷两侧为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这一峡谷地貌直到约2300万年前,才逐步消失变成如今的高原。

  事实上,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幅度,学界有不同观点。有学者利用同位素分析认为,伦坡拉盆地在3500万年前已经接近甚至达到了现在约4500米的高程。而棕榈化石的发现表明,当时青藏高原尚未完全形成,中部存在一个东西向的大峡谷。这一发现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历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也为认识青藏高原地形地貌的形成演变,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据悉,近年来,青藏高原古生物科考队在青藏高原核心地区野外科学考察,陆续发现了多个新的、不同地质时期和地点的化石生物群,包括攀鲈、椿榆、栾树等,表明地质时期的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远比现在要丰富,正是由于高原抬升所引起的环境变化,导致许多物种在这一地区逐渐消失。(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专题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