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安徽黄山十年斥资逾95亿元保护徽州古建筑
2019-03-03 22:40:49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中新社黄山2月23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23日从安徽省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黄山市近十年陆续投入逾95亿元人民币,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和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

  徽州建筑又称徽派建筑,流行于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等),多为明清时期徽商所建。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

资料图:屯溪老街街景。 徐雅娜 摄

  据统计,黄山市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7个、“中国传统村落”92个、“安徽省传统村落”168个,全市现有8000多处地面文物遗存。

  黄山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黄山市境内徽派古建筑星罗棋布,已成为徽州文化的承载体和活化石。黄山市通过对古民居、古祠堂、古戏台等建筑的修复,保护和传承了徽派传统民居建筑营造技艺、徽州三雕等非遗项目,也为扎根于民间的徽州祠祭、徽剧、徽州民歌、徽州目连戏等非遗项目的生存空间进行了良性修复。

  为保护利用好徽派古建筑,近年来,黄山市实施了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并出台《黄山市古村落保护利用暂行办法》《黄山市古民居认领保护利用暂行办法》等多个政策文件,探索非文物类古民居产权流转试点,引入社会资本认租、认领、认购古民居,打造文化旅游等各类业态近千处。

  古民居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是黄山市对古民居保护利用的创新举措。该平台在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古民居保护利用的同时,确保古民居产权交易更加公开、公正、公平,促进了产权交易健康有序发展,实现交易的多元化、网络化、电子化。

  黄山市还不断提升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的经济效应,主打民宿客栈、体育赛事、特色小镇、文创平台等“四张牌”。以民宿客栈为例,如今黄山市已有近千家民宿,其中精品民宿近百家,年经营收入超过10亿元。

  目前,《古村落历史文化的数字化仿真实现》和《徽州文物谱系》项目正在黄山市全面推进。(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专题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