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北京市民新年俗:典籍博物馆赏音乐 紫竹院公园纳百福
2019-02-02 16:51:39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中新网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国家典籍博物馆日前举办了系列贺新春活动,让读者在新春氛围中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喜庆祥瑞的节庆民俗。

  “迎春送祝福,书香过大年——迎己亥新春贺年音乐会”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二展厅举行。整场音乐会中,青年音乐家们用古今、中西的多种艺术形式对话,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以开阔平和的胸襟、多元包容的心态,创作出既立足于传统、又具有创新性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音乐。

  音乐会由“春之韵”、“春之语”、“春之声”三章组成,在关于春天的畅想中打开己亥春节的大门。开篇是三首古典曲目《梅花三弄》《越人歌》和古琴名曲《平沙落雁》,音乐家们轻拢慢捻,在祥和的中国传统乐声中打开音乐会的序幕。随后一曲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春之语”“春之声”则如春风细语,动静相宜。竹笛曲《幽兰逢春》、轻巧细腻的钢琴曲《彩云追月》,再加上古琴演奏的《欸乃》,带来静谧且富有生机的水墨意境。气势恢宏的古筝独奏《战台风》和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十面埋伏》后,是悠扬的《西湖美》。在乐器合奏《春江花月夜》中整场音乐会达到高潮,最后在悠扬的《茉莉花春节序曲》中结束。

读者国家典籍博物馆欣赏音乐 钟欣 摄

  除了音乐会之外,国家典籍博物馆还与紫竹院公园合作,举办了“福满京城,春贺神州”新春活动,分别以“百福墙”进公园与雕版印“福”字的形式,让市民在重拾传统新年民俗、民趣的同时,增进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以“赏福”“印福”的方式寄情对新时代的美好向往,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春节气氛。“百福墙”精心选取了历代名家书法作品中不同书体的“福”字,如颜真卿、柳公权、张旭等;乾隆、雍正等帝王之“福”,保存至今的历代碑帖、敦煌写经中的“福”字也囊入其中。

  据悉,活动隶属于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2019年新春文化季活动项目。(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专题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