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上海文联代表大会侧记:老艺术家的“暖心”传承
2019-01-17 09:52:31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1月16日,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在沪召开。 王笈 摄

  中新社上海1月16日电 题:上海文联代表大会侧记:老艺术家的“暖心”传承

  作者 王笈

  当傅希如、龚天鹏等上海文艺界青年代表向尚长荣、吕其明等老一辈艺术家献上鲜花时,这一幕成为了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最暖心的一幕。

  1月16日,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在沪召开,几位蹒跚走来的老艺术家引发了现场记者的关注。

  身穿灰色西服,手拄拐杖而来。今年94岁高龄的中国著名指挥家曹鹏,腿脚已不太利索,但谈起文艺界的那些“过往风云”,依旧神采奕奕。

  出生于1925年的曹鹏,是中国顶级指挥家,1945年参加新四军文工团,1949年后为《龙须沟》等数十部电影录配过音乐,1960年首次在海外组织演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1961年学成回国后任上海交响乐团指挥,1975年随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访问演出时广受好评。

  鲐背之年,曹鹏依然会登上舞台,即便坐着也要拿起指挥棒,将心中的音乐带给观众。“我现在94岁了,但我上了台就是49岁,我在音乐里头忘了年龄。”

  除了对指挥事业的执着,这些年来,曹鹏还致力于举办公益型音乐会。由其自费组织的上海城市交响乐团,聚集了一批热爱音乐的年轻人,每年春节都会前往不同国家演绎中国音乐。

  “有生之年能够为传播弘扬中国文化出力,我非常高兴。我很有幸,现在还能很健康地活着,和家人在一起,和上海的朋友们在一起,和音乐在一起。”曹鹏说。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比曹鹏小一岁,非常应景地围了一条红色围巾。除了听力欠佳,这位老艺术家精神矍铄,眉眼间流露出大家风采。

  出生于1926年的王文娟,擅长越剧青衣,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为20世纪中国越剧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2017年,王文娟获颁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虽离别舞台已久,王文娟仍常和学生们一起研讨探索越剧艺术在当今时代的发展。在她看来,越剧是一种“草根文化”,如何让越剧真正回到群众中去,争取更广泛的观众,这是越剧在当下的生存价值。

  “过去,越剧有许多观众;如今,随着电视电影、娱乐场所的增多,越剧作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如何跟上时代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王文娟说,“我虽然已经退休了,但还是要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在青年演员成长方面做更多工作,让更多观众喜欢上中国越剧。”(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专题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