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沈石溪作品改编 《最后一头战象》登台国家大剧院
2019-01-11 09:08:38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高凯)1月10日,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木偶剧团出品的人偶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登台国家大剧院。

  《最后一头战象》改编自沈石溪的儿童文学作品,讲述经历过战争的老象跟与它一同长大的少年,穿越雨林逐渐走向象冢,做最后的告别,非常触动人心,拥有数量庞大的少年儿童读者。

  该剧导演何念当日表示,“这个故事最打动我的,是关于生命的探讨。我想通过他们的经历,让大家重新思考关于生命、关于动物和人类之间的特殊关系。”

  在《最后一头战象》的舞台上,大大小小的数头亚洲象以等比例制作的偶“象”表现,成为舞台上当之无愧的焦点。它们或满场奔跑与村民嬉戏打闹,或扬鼻戏水扑扇起大耳朵,或眨眼含情仰天嘶鸣,或不畏枪林弹雨义勇向前,舞台上每个活灵活现的“战象”背后,都有着操偶师的辛勤付出。

《最后一头战象》登台国家大剧院 凌风 摄

  操偶师刑懿介绍:“小象的操作,需要双手双脚同时着地,与同台演员配合剧情来演绎大象的情绪情感,非常具有挑战性。而大象,更是需要三名操偶师同时默契操控。”

  舞台上的战象采用高科技和传统制偶技艺,几乎完全按照亚洲象等比例设计,以1:1制作的高达3.2米的巨型象偶。“战象”外形也历经多次修改,以碳纤维、铝合金、钢材料、藤条不同材质针对身体不同表演区间进行,并对大象的肌肉、骨骼、运动及结构进行分析,使其走到台前足以“以假乱真”。

  据悉,上海木偶剧团的设计和演绎团队还亲赴西双版纳,与大象亲密接触,观察大象的情绪、表情和动作,反复练习。操偶师要在没有任何语言和眼神的前提下默契配合,形成头部与躯体的联动,承重最重的操偶师肩膀甚至要承担上百斤的重量。

  《最后一头战象》不仅挑战中国传统制偶技术和舞台制作极限,还融合了现代多媒体影像技术,以电影拍摄手法营造的恢弘大气水墨质感的视觉呈现,磅礴震撼又意境悠远的音乐效果给观众带来惊喜。而一场舞台上倾泻的“大雨”更是令人惊艳,连同一幕幕震撼感人的画面完美契合,将演出推向高潮。

  据悉,《最后一头战象》演出将持续至13日。(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专题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