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陕西关中地区首次发现仰韶晚期环壕聚落
2019-01-10 09:22:18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资料图:仰韶文化晚期聚落遗址。中新社发 杨正华 摄

  中新社西安1月8日电 (记者 阿琳娜 田进)陕西省考古研究院8日透露,考古人员对西安马腾空遗址部分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首次发现关中地区仰韶晚期环壕聚落。马腾空遗址文化层堆积可分六层,从仰韶文化晚期开始,经东周延续到隋唐及以后明清等不同时期。

  考古人员在遗址区北部发现了一段残存的仰韶晚期聚落环壕,环壕以内发现有同时期房址、灰坑、陶窑、墓葬。房址均为半地穴式。房址周围发现34座仰韶晚期墓葬,墓主仰身直肢葬,无葬具与陶器随葬,只有少量随葬石器与骨簪、骨笄、陶环等。仰韶晚期墓地与居址的发现,对研究同时期聚落布局、葬俗、人种、人群等级分化提供了新材料。

资料图:带有腰带纹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小黑陶罐。中新社发 杨正华 摄

  “东周文化层是本遗址堆积最厚、遗存最丰富的地层,居址早期与墓地南北分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志友表示,居址区发现有房址、半地穴房址、窖藏坑、瓮棺等遗迹。半地穴房址是该遗址最具特点建筑形式。墓地位于居址北部,清理的270余座东周时期秦墓,葬式、随葬品与关中西部秦墓基本相同。

  王志友介绍,遗址东周时期文化层的开始形成应与春秋中期秦武公设立杜县密切相关,为秦文化东进提供了考古资料。东周时期的墓地与居址的发掘,是关中地区秦人聚落最为全面的一次发掘,发现较密集、成排分布的半地穴式房址,对研究东周时期县邑之外的更低等级聚落的布局与变迁、建筑形式提供了新的资料。

  此外,在遗址发掘区东北部一座房址内,清理出鼎、浴缶、盆三件战国楚式青铜器窖藏,它的形成原因或与秦的灭亡有关。在关中中东部地区的秦人遗址内,首次发现战国晚期至秦代具有楚式风格青铜器的窖藏,反映了战国晚期以来秦、楚文化的密切交流。

  “唐代文化层发现大型建筑墙基、鸱吻与瓦当等建筑材料、多联灶与卵石道路遗存,灰坑内出土的一件放于陶罐内的陶佛像头,表明此处在唐代可能是唐长安城周边众多的佛寺之一。”王志友介绍,唐代较大型建筑基址以及与佛教有关遗物的发现,对于隋唐时期唐长安城外东南郊寺院的分布提供了新资料。(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专题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